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让生命主体回归阅读教学

发布时间: 2015-01-10 16:16:3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高伟 | 责任编辑: 赵倩楠

我们的阅读教学,沿袭传统的思维理念,仍然存在以教为主的路向归因,课堂行进轨迹单一,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价值,缺乏灵性的闪耀。因此,改变这种状况,打破课堂教学的方向、序列、节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喜舍”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终极回归。

一、 融——学生视界、课标、教材的契合圆融

(一)基于学生视界,本真文本解读

《学记》中记载: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点同我们培养积极主动的人是不谋而合的。传统意义的文本解读,教师埋首对课标、教材的剖析,忽略前期学情的探寻,即便有,也只是“以己之意度尔之欲”。基于学生视界,关注落点的飞翔,既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什么,更要琢磨他们需要什么,着眼长远所能提供什么;学会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站在其立场去预设课堂,张弛有度地把握课堂脉动;学会换位思考,了解他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语言水平的态势,使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儿童的现实世界。以《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读写结合为例,试举学情分析:

本文是篇书信体,学生早在四年级时即已接触,在《习作3》中,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信,介绍自己的家乡。五年级时,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习题中,有代为写回信的要求。作为回信的初探,学生已经知晓应当根据爸爸的来信做出回应,同时注意格式,措辞得体,将事情说清楚。

从阅读情感基础而言,书信这种如见其人的方式吸引着学生兴趣,加之巴金爷爷那娓娓道来的叙述,因此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共鸣。从阅读体悟而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本类文章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储备,能够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把握作者抒发感情的线索,感知人物形象,得到人文滋养。

然而如何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依托预习时资料的占有,潜入文本,与名家对话,感悟真谛,对孩子本身来说是心灵上、智慧上的一种撞击。“平淡之中见真醇”通过选点写感受的方式,再次切合到文本中去,究竟读懂了什么,浮出之后提升自己的认识,丰盈境界,感受作者富有张力的情感表达。这是本课的难点之所在。

基于以上学情,在第一课时学生获得其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之后,设计读写结合,选取感受深刻的一点写下来,读写相融、相促,“反刍式”的倾吐内化之思,揣摩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交流看法判断,凸显人物品质,进一步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亲切关怀与殷切期待,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解读文本,以儿童的视角去听、去看、去想,去筹谋、去酝酿,让儿童智慧的火花得以喷薄而出,这才是本真的语文解读。

(二)长程关注教材,维系前瞻后连

语文世界的烟波浩渺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不可以单纯的去教,使教材成为演绎语言的“孤本”,而应秉持长程的视角,找寻每课之间所内含着的逻辑结构,进行细致梳理。由此,将阅读教学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正态磁场,吐纳出具有生命原色的新鲜的“营养”来。

以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课本为例,整册书共选编了二十五篇文章,其中写人记事类文章就有十余篇。这些课文无一不充满真挚的情感与睿智的理性,为我们塑造了高大的人物形象,以深邃的思想之光,昭示学生前行的道路。纵观作者的行文,似乎通篇以事示人、以事树人,然前瞻后连,聚焦推敲,定可于无声处习得方法,教学有力推进。如执教《钱学森》一课,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开头的言语表达形式,同《郑成功》《轮椅上的霍金》作比较,由此不难发现,原来在写人记事时可以开篇直接表明人物身份,或者为了突出强调再另做一节,当然也可以像本课这般倒置,将人物直接放在某一场景中展开描述,迅速地融入事件中,最后结尾处道出人物最富代表性的标示,推向高潮。“牵一发而动全身”,相信这一发现对于学生未来的写作之路探寻是大有裨益的。

二、 思——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动态生成

(一)“我执”走向“我在”,展开平等对话

“我执”,即课堂教学的组织在教师的视野延展、在教师的干预行进,在教师的专断演绎。“我在”,教师以了然之心,如此既可驰骋以内,亦可超然物外,见得真“心性”。

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并非简单地停留于某种“课堂活动流程”层面,而是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解读、修正、提升自己的角色定位,关注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足迹,关注其生命体验与独特感悟,用对话搭建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桥梁。

(二)尊崇个人阅读,适度集体讨论

文本中学生的知识盲点及阅读难点,习惯意义上,教师会组织集体讨论以诠释对学生的珍视,最大限度创设其成长的空间。于是乎,课堂呈现热闹的景象,教师一旁未做惊扰,呈“壁上观”。然而,学生的思维是否向纵深挖掘,对于所涉的问题是否真正的投入心力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稍弱的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得以关照,这都是作为教师所要思忖的问题。追寻丰富的宁静,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真实地走进文本,进行本位探寻与多元建构,这样,不仅彰显了课堂的深度、广度、效度,同时也决定着教学的存在价值与富含意蕴。

三、 放——教学目标、流程、拓展的敞亮轻扬

(一)关注当下课堂,杜绝固守预设

教学中,需要剔除冗长的灌输,摒弃琐碎的描述,“随生而动“,以悦纳与沟通的心态去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充分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灵活而果断地处理所生成的信息,师生双方在这种分享中实现“双赢”。

(二)有效拓展渗透,丰富语文外延

 语文教学要将文本再现为当时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领悟内容,仅靠教材的力量还略显单薄,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点,适度拓展,有向散逸开去。如此,将简单的文字读厚实,将短小的事件读悠远。如在执教《渔歌子》时,引导学生与《江雪》《题秋江独钓图》相比较,前者塑造一位自在悠闲、沉醉山水间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情怀;而后两者孤独寂寞溢于纸端。同为垂钓,因为时空、心境的不同抒发了迥异的思想感情。借此,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认识周遭,徜徉精神世界的浩瀚无边。

打破执著,让生命主体回归课堂。这是阅读教学的皈依,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企及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