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向上向善之心 民族复兴之始

发布时间: 2015-03-16 10:03:2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戴雨珊 | 责任编辑: 赵倩楠

前言: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思想,被错误地批评过,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称为儒家的正法眼藏。良知每个人都有,而且本自具足,无需繁文缛节,只要正心诚意,即可抵达良知;抵达清澈的良知,是为了随时随地启用清澈的良知。当一个人没有名利私欲羁绊的时候,是最有力量、最有智慧的时候。致良知是一个正循环,良者从善,善者更良;致良知,于己有利,于国有益。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现实意义

距离我家一小时的路程,即是王阳明龙场纪念馆。因为学文科,我对哲学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从小到大父母的耳濡目染,我对阳明先生这位伟大哲学家的思想有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将我的粗浅见解也一并呈上。阳明先生乃一“立功、立德、立言”的大儒圣贤。他于500年前,在贵州龙场这个天高皇帝远、蛇蝎满地的地方,实现了一次惊天动地的“龙场悟道”,即证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通过龙场悟道,阳明先生不但发现了一切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之人的潜在性和可能性,同时还给人们指引了一条成圣的道路。他的思想在大多数人眼中虽如阳春白雪,却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对阳明先生思想的初步理解——此心不动,德智双收

阳明先生是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德川家康幕府初期,被传入日本。后来,被西乡隆盛等仁人志士所继承并发扬,成为“推动日本明治维新的精神原动力”。但在中国,人们对他思想的误解远多于理解,其中有一定历史和政治原因,比如对于剿匪的功过是非,会因政治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在这里我不敢妄论。对于阳明先生思想的批判,最典型的就是将它划分于“唯心之说”。记得我们高中历史书必修三上,在介绍阳明先生的文字中就明确指出他的“唯心”之谬误,而肯定他的功和德的句段,却少而又少。我认为,辩证唯物主义中,强调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一核心世界观对我们人生的实践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价值,它教会我们严谨务实,勤奋笃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心学”的真谛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同样至高无上。

阳明先生之“心学”,重视的是人心本来所具备的能量和智慧。阳明先生可谓“文能提笔定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在他这里不论是文还是武,都能做到“此心不动”。“文”的出神在于平平仄仄都是内心的外化,心源澄澈,心静如水,文章自然下笔有神。“武”的取胜在于战略变化万千都气定神闲,临危不乱,良知清净,战术自然出神入化,应变无穷。我还不能完全领会“此心不动”的境界,但我明白,若是主将乱了心,乱了阵脚,肯定是打不赢仗的。所以我想,阳明先生的“心”不动,并不是轻视敌我实力的客观对比,也不是随意敷衍战略的部署和应变,而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是一种更能提出出奇制胜谋略的智慧,而且从更深的角度来说,这里所说的“心”,并不等同于唯心主义中“意识决定物质”的“意识”。我想人心就似湖水,若风平浪静,便能看见水底的鱼虾,也能倒映天上的鸿雁。若是波涛翻滚,就算其中蛟龙潜底,也无法目睹。因此,若能保持一颗如如不动之心,心湖风平浪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藻荇交横,鱼翔浅底的湖底景致也会透过清澈的湖水,显现示人。而鸿雁掠过,月出东山,也能在湖面上清晰映照,并且雁过后却也无声,日落后却也无影,不在湖面留下印迹。湖面如果波浪微兴,湖底的丰富就无法发现,外界的倒映也会扑朔迷离。所以,阳明先生的“此心不动”,能开发人内心“已自足”的智慧,对于外界的变化就能运筹帷幄,应变无穷。所以我认为,将阳明先生的思想归为“唯心”加以批判是欠妥的。他的“致良知”思想是继承于孔子的“致知”和孟子的“良知”之上的,若如此,孔孟之道也免不了被扣上唯心主义的帽子。

2014年两会期间,习主席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有感而发,习主席说: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习主席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这已经不是习主席首次赞颂阳王阳明了,早在2011年,习主席视察贵州大学和学生们交流的时候就表露过对王阳明的钦慕。习主席说,他很景仰龙场悟道的王阳明,贵州的文化传人对王阳明的学习更应该有深刻的心得。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习主席号召我们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其精髓就在于心灵品质的培养。若是我们还戴着有色眼镜,恐怕就会与古圣先贤的智慧擦肩而过了。

二、我对致良知的初步理解——抵达良知,启用良知

在我出生之前,我的父母就开始经营企业,我经常听到他们教育员工时这么说:“人生的根本战略就是心灵品质的建设,只有品德高尚,人生才会幸福,企业才会成功”。虽然从小就背诵《大学》《中庸》和半部《论语》,我却不太能理解这句话的深义,只是把“善”的种子植进了心田,并且在一段时期,我一直觉得学会了本领,努力工作就好,为什么还要建设心灵?后来长大了,身边人品高洁,做人正直的叔叔阿姨斩获人生幸福的例子屡见不鲜,我才渐渐明白,心好,行为就好,结果也就好。阳明先生的“良知”一词代表的就是那颗明净的心,而“致良知”就是关于心灵建设的学问。 “致良知”包含两步,第一步就是抵达良知。所谓抵达,说的就是明白“吾性自足”。何谓“吾性”,简单说就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美好的品德是我们本来所具足的,我们的心灵就似“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说,圣人之道其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因此,心灵建设,与其说是从无到有的建设,不如说是从有到有的回归,只不过回归的方式要一些外界的因素,但是你的这颗明澈之心是所有的根本。孟子曰“学问无他,求放心而已”,所以做学问,只不过是将那颗有“良知”的心找回来而已。因此,抵达良知,其实就是找回良知。 “致良知”的第二步是启用良知,阳明先生反复讲“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 如此,我们便可以在良知的指引下开始美满人生的旅程。我想,阳明先生上兵伐谋剿匪立功的原因也在此。启动了良知,应对万事万物便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如烹小鲜。我觉得,致良知看似simple,其实践却不easy,这也就是我的父母反复强调心灵品质建设的原因。社会上存在太多诱惑,足以摧毁我们的美好心灵,如果不主动建设,虽本自具足,却不容易达到。有一位学者说过类似的话:回归良知,建设心灵品质的过程叫“修”;而启用良知度过美好人生的过程叫“行”,两者连在一起,就叫“修行”,修与行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在“修”中“行”,“行”中“修”,才可达到“致良知”的人生境界。

三.我对致良知现实意义的理解——向上向善之心,民族复兴之始

一)、致良知的个人意义阳明先生说:“‘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旧看何等玄妙,今看来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聪,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智,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 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小孩受伤了,一只小狗被车辗死了,我们的心都会为之一动,都会痛,这便是良知,所以恻隐、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明白了这点,就没人可以找借口说:“我没良知好致”,从而也没人会拒绝向上向善的进步。其次,真正明白致良知的巨大益处后,每个人就会主动地去建设伟岸的心灵了,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思想也在此:只要你真正明白做一件事的意义和它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你自然就会去做了。而致良知对个人发展实在至关重要——不需要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只要一心向上向善,就可以让人生充满光明,就可以启动人生的“正循环”,开启人们心中本自具足的能量和智慧。当一个人没有名利私欲羁绊的时候,是最有力量、最有智慧的时候。记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曾说:“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如此可知“有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德”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良知”。所以只要我们明白了致良知就是通往成功的最可靠的桥梁,知善知恶后便会为善去恶,便会自觉致良知,自觉培养心灵品质,从而走向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二)、致良知的社会意义如此说来,致良知应该是件简而易行的事,可为什么社会上还会有这么多的乱象呢?在《习主席寄语》中,就有“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一说。如今哪怕那些身陷囹圄的贪官污吏,也不是没有良知,只不过他们的良知被私欲遮蔽了,才做出了那么多让自己悔恨终生,危害社会的错事。今年的“春晚”小品《过年》让我们印象很深。一个犯人在被执行死刑以前,讲了这样一段话:“我最开始是拿着纸糊的菜刀抢钱,然后坏事就越干越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哪怕有一个人指认我的罪行,强制我收手,我都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 如此看来,做坏事的人也有良知,做坏事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对,也有是非之分。他们之所以干了坏事,多半是受了坏的环境的影响,于是泯灭了自己的良知。因此,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一直走在正路上,生活在正能量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具有致良知的潜质和责任。连目不识丁的愚夫愚妇都可以致良知,连坏人都可以致良知。只要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家、官员、学者,既有自利利他的清澈良知,又有从良知中发出来的智慧,中国的毒馒头、毒奶粉、地沟油的事件就会减少,像中国高铁、两弹一星这样的成就就会层出不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起步阶段,可以尝试着从日行一善开始致良知。百度一下“日行一善”,可以看到大约100万条搜索记录。日行一善的思想源于《了凡四训》,而据日本学者的研究,袁了凡的父亲是阳明先生的室外弟子,袁了凡则直接追随阳明先生的大弟子王龙溪学习致良知思想。类似日行一善的道德实践可使人一心向善,从而实现致良知。每天的“一善”,不在大小,回答同学的疑问是一善,对门卫微笑示意是一善,给父母一次拥抱也是一善。只要坚持日行一善,心中的善念就会常住。有人总结说,只要能坚持一年,整个人的气质和内心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日行一善的另一个好处是,便于集体行动。如果一所学校推行日行一善,这所学校的校风校纪可能在短期内就能有明显的改善;一个单位推行日行一善,其影响所及,很可能会扩张到单位员工的家庭和孩子。如果一个社区或是一个城镇推行日行一善,一个地区的民众就可能展现出更多的善良。日行一善这样的小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功效,是因为善良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一旦善的力量被开发出来,一旦尝到善所带来的温馨回报,心中的善念会变得更加充沛。致良知是一个正循环,良者从善,善者更良。致良知是一股正能量,于己有利,于国有益。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