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诗在语言中的自然美与文雅美

发布时间:2015-06-17 20:34:27 | 来源:苏文 | 作者:苏文 | 责任编辑:中小学频道

诗在语言中的自然美与文雅美

 

 

中国诗词家学会名誉会长  于俊宽

 

 

诗的语言美分为两类:一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以口语入诗形成的自然美。二是注重雕琢、修饰,以饰语入诗而形成的文雅美。

一、自然美

以口语形成的诗才称得上自然美。因基本上保持了生活语言的原生态,其特点是素朴、真情、实感、自然流畅,一般是白描手法。庄子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也就是说素朴是最高的美。李白的诗历代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因此他的诗多属自然美。请看他的一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其诗全部采用口语,形象生动、言简意美、明白如话、易记易背。千百年来家喻户晓,连三岁的顽童都能背得滚瓜烂熟,所以,运用口语绝不意味着排斥技巧。诗词中的口语多是经提炼而成的艺术化的口语。

体现自然美的诗分两种,一种是自然偶得,以鲜活的群众口语而形成的自然美。一种是经过提炼的口语而形成的自然美。前一种无需提炼,原汁原味。后一种经过提炼而看不出加工的痕迹。清人冒春荣说:“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巧之至始入自然;自然之妙,无需加工”。就是说一种是无需加工之巧的自然美,一种是靠加工之至达到的自然美。

     先说第一种,这是出于自然巧遇,偶有所得,或说“天人合一”。如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完全是无需提炼的自然,这是出于自然景观的巧合。诗人之构想同景物天然巧遇。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自然物出自自然心,不求工而自工。这种自然口语正是诗人淳朴天性的流露。因此,自然美的口语,多是诗人亲眼目睹、感悟所得。

第二种是经过用心提炼而成的口语。这种自然美的口语,最显示诗人驾驭语言的惊人技巧。请看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个“烧”字和一个“吹”字,就点出了小草生命力之顽强。写草也是写人,要有顽强奋斗精神,不怕挫折,才能在逆境中成长。又如李白在《关山月》中的“明月出天山”,“明月”和“天山”都是自然景观,其中只加一个动词“出”字,一种自然美的夜景立即出现在读者面前,堪称一语天成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历来被誉为是天人合一之作。这种精心构思和提炼,却不失自然之至。可见自然之态并不限于天然。自然不排除必要的提炼,关键在于这种提炼必须恰到好处,不勉强、不过分、不露丝毫加工的痕迹。这就需要诗人有高超技艺,精到的构思。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请看现代著名诗人刘章的一首七绝:

      

鸟道羊肠古木风,山村正月挂红灯。

探亲少妇骑驴背,一首春歌入画屏。

     

其诗由“鸟道”、“木风”、“山村”、“红灯”、“少妇”、“驴”等景观组成。诗人巧妙地用了“挂”和“骑”两个动词连接起来,尾句点睛,活龙活现地把这幅“庆春图”呈现在读者眼前。其诗全部为艺术化的口语,读后倍感自然晓畅、格调清新,启人遐思。

以口语入诗,最自然流畅的首推元曲。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称散曲是“最自然的文学”。请看现代诗人徐兴华的《越调·小桃红·女画家》:

      

妙龄佳丽一枝花,笑靥桃腮挂。壮志萦怀学书画。抹云霞,万千气象乾坤大。山奇水秀,笔歌墨舞,长卷颂中华。

    

此曲为越调小令,共8句,42字,平仄韵通押。全诗是经过提炼的鲜活口语,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一个成功而漂亮的年轻女画家呈现在读者面前,十分感人。

二、文雅美

文雅美是经过雕刻、琢饰、加工后形成的温文尔雅的诗篇。口语虽有素朴、自然流畅之美,但往往缺少韵味,而饰语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美的形象原本丰富多彩,争奇斗艳。质朴与华丽、口语和饰语,正好符合雅俗共赏,不可或缺。谢榛说“作诗虽贵古淡,而富丽不可无,譬如松篁之于桃李,布帛之于锦绣也”。

饰语诗主要有以下特点:

    其一 华丽雅致。饰语在写景上确有独到之处,迷人的景色离不开华丽的辞藻。白居易在《忆江南》一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的美景。用词华丽,意境雅致,情趣无限。被历代诗家评为精品。又如唐代大诗人元稹的《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首联按字面解释是曾经历过沧海的大水,再看其它地方的水,很难算作壮阔可观;见过巫山的云,就觉得其它地方的云算不上秀丽好看的云。诗人用比喻和对比写自己与情人之间恩爱痴情,以沧海之大喻其深广,以巫山之云喻其美丽。尾联更进一层,上句,借懒于看花以示对其他女色毫无眷顾之心,末句更妙,所有这一切一半是为了,修道一半是为了钟情于她。此诗用词华丽文雅,意境优美,比喻飘渺空灵,蕴含迷人魅力,其忠贞之情,感人肺腑。因诗中的“水”、“云”又有追求、向往的理想或映像之意,后来,人们对往事或伊人情深难忘时,常引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形容。再如清代诗人郑燮的“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舀一瓢。”是描写清澈的潭水,倒映着天上的星辰与明月,在这宁静的深夜里,忍不住拿起瓢子来喝水,水中的星月也一块被舀上来了。夜深人静,喝一瓢潭水,其意境脱俗、雅致,别有一种神秘的韵味。

    其二 工巧、含蓄、隽永。一首诗的好坏都落在每一个字、词上,因此追求语言工巧,诗意隽永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历代诗人讲究炼字、炼句、炼意,所谓“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 石韫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锤炼警句是诗词家炼字炼句的最高目标。请鉴赏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首联,作者一方面吟咏梅雪争艳,一方面描写赏雪吟诗的高雅意兴。此联妙在“不精神”、“俗了人”六字,凝练、恰到好处,这是他人存想而从未写出的警句。又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想象丰富、比喻贴切、炼字精确、意境新美,被誉为千古名句。可谓含蓄、委婉、隽永之佳作。

    其三 引经据典、精心构思。以雅言入诗,在修饰技巧中,诗家多喜用典故,有“不典不雅”之说,用典的好处在于言简意赅,以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含意。请看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尾联“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中“西子”这一典故,除了同西湖都有一个“西”字外,它的妙处还在于西施本是浣纱女子,得宠吴王后,贵为王妃,素朴美兼华贵美于一身,据说西施还有心痛病,蹙额皱眉时,别有一副病态美,所以赞为“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施的美貌比西湖的美景,此典用于此,真乃天成,美哉妙哉。后人据此把西湖称为“西子湖”,千百年来被文人墨客称赞不已。

诗词用典也有缺陷,弄不好容易破坏意境的融会浑一。借典言情间接曲折,借典写景更显隔膜。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道“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雅,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现在有些朦胧诗如隔墙看花,无法看到,无法看懂)。梅溪(史达祖)梦窗(吴文英)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这就是说,写景如不直写景物而以典故代替,必然有损画面的清晰直觉,使诗的意境模糊不清。因此,用典要适当、谨慎。可用可不用时,最好不用,必须用典时,要用多数人都懂的名典,忌用冷僻典故。最好能做到自然、灵活 ,表里如一、深浅两可。

比如李商隐的爱情诗《无题》中,写有“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上句出自班婕妤《怨歌行》,下句取于司马相如《长门赋》,两个典故都表现失宠女子的幽怨心理,与诗中情思相一致。但是,即使不知此典,仅从字面理解为情人以扇遮羞匆匆相见,却因大车疾驰如雷,未能听清一语,也是着题的,这就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目的。现代诗词中,像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和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都属于深浅两可的成功范例。

    实际上自然美和文雅美都属文采美。二者同时出现在一首诗中,更显文采飞扬。因此,在创作中雕琢、修饰、炼字、炼句、炼意,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是不可刻意过度,形成堆砌文字,弄巧成拙。

 

九论 诗词抒情中的“大我”与“小我”

 

诗词是抒情言志的,诗中有我,我中有诗。所以说哪首好诗都离不开“我”。 “我”大多代表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完全代表作者自己的极少。通常,按涵盖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大我”和“小我”。

一、“大我”之中的神圣美

诗词抒情中的“大我”, 代表相当大的群体,常抒国家、民族、众人之情,胸襟博大、情感神圣。具有惊天动地的感召力和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表现形式可分为物质的和精神品质的两类。

“大我”之作反映在物质形式上,主要表现在数量、体积的庞大和威力的巨大,如宇宙、海洋、群山以及人类创造的伟大工程等。请看诗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圣以豪迈的气势,写出了泰山雄奇壮美的景象,抒发了对泰山赞美与敬仰的情怀。是以物质形成“大我”之情的佳作。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被历代诗人赞为千古绝唱。

“大我”之作表现在精神品质上,常有超群拔俗,令人景仰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高尚品德。如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诗写孤城戍边的将士,虽多次历经惨烈凶险的战事,护身凯甲都已磨穿,但依然保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牺牲壮志和爱国精神。

表现“大我”的诗词,一般都具备重大的思想主题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能把握住历史的脉搏,反映人民的心声,踏响时代的主旋律。语言方面大多气势恢宏、慷慨雄壮、颇具阳刚之美。能使读者闻之鼓舞,引起共鸣。

写好“大我”之作需把握三点:一是要有自己的个性。在创作上要构思巧妙,手法新颖,避免模式化、概念化和千人一面(如写爱国就是黄河,歌颂党就是红旗等)。这就需要创新,发掘出新的意象和意境。二是冷静沉着,不可跟风。“大我之作”多与政治密切关联,这就要求作者既要有积极的政治热情,又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准和敏锐的洞察力,不为浮云遮望眼,把握好政治表象的距离。三是切忌空洞口号和顺口溜充斥全篇,要通过炼字炼意达到意境美。且看当代诗人易行的《汶川》:

 

一指痛牵心万弦,举国齐奏救援篇。

捐钱献爱争分秒,不教一人睡露天。

 

全诗仅428字,但句句出新,读后有眼睛一亮的感觉,令人感奋。

二、“小我”之中的心灵美

诗词中的“小我”,往往比较“独我”、纤细,适宜抒发内心细腻的真情实感。如生活中的爱情、友谊、生死、喜怒哀乐等。这种情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的是人的心灵美。如果把“大我”比喻成狂风暴雨,“小我”就是人生路上的细雨和风。它同人生的情感遭遇、人际交往、饮食起居息息相关。内容丰富多彩,因此更容易引发共鸣。如宋代大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是一首夏夜乡村记行词,自始至终写一路见闻(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在宋词中少见)。其词写夏日的景色逼真、优美如画,妙趣横生,气氛烘托与感情抒发融为一体,恬静自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小我”不一定追求多高的立意,它寻觅的往往是平和幽悦的境界,给人以情志的愉悦和享受。

三、“小我”与“大我”的统一

总的看,“大我”之作在风格上以雄浑、深沉见长,富阳刚之美,但情趣性有时欠缺;“小我”之作,以细腻、优雅取胜,凸显阴柔之美,但思想深度往往不够。二者各有所长,倘能有机结合扬长避短,自然相得益彰。如《浪淘沙·九寨沟舞剑》:

 

山岭漭苍苍,云海茫茫,流泉飞瀑伴悠扬。剑破长空风雨起,踏遍山冈。    莫笑我发狂,年近夕阳,山河壮丽醉心房。岁月匆匆漂四海,信马由缰。

    

作者为了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满腔热情地到全国各地去旅游,“年近夕阳”,仍似“发狂”。只因“山河壮丽醉心房”,所以,尽管“岁月匆匆”老之将至,却只争朝夕,行程满满,“信马由缰”四海漂荡。在这里,歌颂祖国山河壮丽的“大我”,同个人舞剑的“小我”相结合,既抒发了爱国情怀,又增加了诗的美感和情趣,“大我小我”达到了统一,提高了诗的艺术效果。

文章来源:苏文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