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崇文尚雅怀致远,求真扬善润心田

发布时间:2015-09-16 15:52:03 | 来源:中小学频道 | 作者:潘洁园 | 责任编辑:杨颖

  ——广东佛山西樵第四小学内涵发展之路

 

西樵第四小学落坐落于底蕴深厚的西樵山西部, 2004年,由原百西小学、百东小学、上金瓯小学整合而成,现有教学班29个,学生1200人,教师74人。整合以来,学校以特色办学为突破口,提炼出了“生命书旅﹒善学求真”的办学思想,十年磨一剑,成绩突出,先后获得了佛山市朝阳读书活动试点单位、佛山市德育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

一、  内涵发展,特色教育创辉煌

1.真情管理,书香办学创特色

西樵四小紧紧围绕“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的办学理念,本着“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校训思想,建设书香校园,形成“和谐、诚信、团结、进取” 的校风,“厚德、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乐学、勤学、会学、 多思”的学风,全面打造书香特色品牌。

如今,西樵四小的办学特色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校园氛围人文化、阅读特色课程化、经典诵读活动经常化、阅读评价系列化。学校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在实践中推广,让书香校园的建设走向常态化。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这些活动,并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加以深化。经过师生努力,出版了校本教材《以松塘古村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生命书旅阅读考级手册》,顺利通过了省级课题《小学生经典诵读考级试验》和市级课题《儿童文学有效促进阅读教学》的现场结题评估,评估组专家以“酒香不怕巷子深”高度赞扬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效显著。在这一系列的特色活动中,学校始终坚持“用情用心推阅读,用智用力育新人”的思路,实现了“以崇文尚雅的目标团结人,以求真扬善的方式激励人,以生命书旅的特色发展人”的目标。

2.真知教学,“三步五环”提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特色办学的底线!西樵四小围绕“生命书旅﹒善学求真”的特色,提炼出了“本真理念下三步五环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把该模式研究作为西樵镇教育内涵发展申报项目。

在实践中,学校以“建模——推模——践模——检模——出模”的思路,落实常规、细抓管理,通过微课展示、听课评课、观课议课等技能练兵和小课题研究,促进了模式的完善和成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踏踏实实地走好“学习——实践——总结——反思”的路子,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三步五环教学模式汇编》、教师成果集《教之路》和学生成果集《学之韵》,更值得推广的是学校把研究成果进行固化,出版了各年级《数学学生学习手册》。20145月份,该项目参加了西樵教育内涵发展申报项目的终结性评估,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西樵四小开展的项目研究,并以93.9分的好成绩在全镇14个参评项目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反馈会上,镇教育局黄局长说:“西樵四小,建模,持之以恒;推模,开花结果。项目开发与实施、管理与评价多管齐下,研究取得实质性成效。”实践证明:“本真理念下三步五环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及时指导,有效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实施三步五环教学模式将近两年,学校各学科成绩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20131月期末考试语数英综合指数与镇综合平均指数对比图

 

     20141月期末考试语数英综合指数与镇综合平均指数对比图

   

由上图可见,学校各年级期末考试的综合指数与镇平均指数都缩小了差距,大部分年级还超越了镇的平均水平。201411月,该教学模式在南海区成功立项。我们相信,以立项课题的高度深入研究,能引领该模式科学化、规范化地高位发展。

3.真情育人,儒雅少年展风采

“读书明理,读书启智,读书修身”是我们开展特色办学的永恒追求。具体到学生发展方面,我们学校提出了“智慧人生·自主管理”的基本范式。其中,我校以“主体性育人模式”为德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当家作主的精神,通过成立校级、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职责,每位学生都有任务,通过搭平台,促成长,努力实现学生自己的活动自主策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班级自主管理。201410月,我校“主体性育人模式”德育课题成为了佛山市立项课题。

所谓“育人育心”!在大力推进“主体性育人模式”的同时,我校花大力气创建心理健康达标学校,从硬件上完善配套设施,建成了一个符合区级标准的心理辅导室;从软件上,教师培训先行,除了以丰富多彩的师生团体活动作引领、还开设心理健康信箱和“我与知心姐姐面对面”对学生进行个体疏导,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保驾护航。20153月,我校被评为区首批心理健康达标学校。

在努力创建书香校园的同时,积极延伸办学特色,打破学校围墙,将书香育人的理念向社区拓展。比如我们还拓宽了书香校园建设的路子,走读书、读人、读社会的路子,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把读书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走进松塘古村读经典,走进工业园区读科技,走进百西村头村读名胜。这些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关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这些成长与发展也受到社区和家长的认可。201410月,我校的学生参加了上金瓯松塘村孔子诞辰典礼的义演,群众们都对学生啧啧称赞,其中一位群众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讲到:“四小的学生自信、阳光、大方,很有儒雅少年的风采,我很赞赏,希望以后我的孩子也能进他们学校读书。”群众朴实的话语对我们特色办学工作给予了莫大的鼓励与肯定!

一路走来,我们收获累累硕果。但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让我们的办学特色得到新的突破,在周边校园中独树一帜?我们在思索中前行——

二、 正本清源,特色办学启新程

西樵山是南粤理学名山,西樵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山衍生名镇,名镇影响名山。而在名山与名镇之间,弥合的是亘古不变的历史文化。西樵山文化博大精深,山下的百西、百东、上金瓯三地更是其中的代表,这里包括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上金瓯松塘村以及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百西村头村等。具体来说,西樵四小范围内的地域文化体现在三点,即文化的原色、原点和原味!而理清这几个关键词的内涵,是四小接下来特色办学要突破的重中之重!

1.凸现原点,彰显特色。

 “每一个族类的生存品味都有一个原点,其原点是该民族跨越自然与社会、人文和祉在的风水岭,也是该民族根性的真正原生点。”文化的原点就相当于文化的源泉,一切的风情都从这里孕育,一切的心理都从这里滥觞,一切的表征都从这里产生。

西樵四小所在的松塘村、村头村等是省内外著名的翰林村,历史上科名鼎盛,孕育了翰林院编修、奉天府学政潘斯濂、一科两中、兄弟同科进士的区大原、区大典等30多位举人进士;且村中的书院、学堂、书塾、社学等鳞次栉比,读书求进蔚然成风。因而,崇文尚学之风就是学校所在地文化的原点。在新时期学校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我们致力于将这种崇文尚学的书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

我们努力通过“显线”和“隐线”双线入手彰显特色校园文化。“显线”弘扬的是“崇文尚学”精神。具体打造一室(校史室)、两廊(本地崇文尚学名人事迹长廊、本地名村诗联书画作品展示长廊),开辟三个宣传栏(书院文化栏、校园星梦栏、雏鹰争章栏)。“隐线”为我校的“儒雅教育”。我们继续深入开展《小学生经典诵读考级试验》、《小学国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儿童文学进课堂》等课题研究,把书香校园的创建作为重要工作来实施。主要有两大抓手:

一是学有榜样,行有方向,知行合一少年成长计划行动。

俗话说“人杰地灵”。松塘村人才辈出,开村八百年来,从明朝出了一位翰林院学士开始,在明清两代至少走出了4位进士、7位举人,其中3人进入翰林院,故松塘村又被人誉为“翰林村”,村中林立的旗杆石记载了松塘村在科举时代的辉煌,村中的书塾、家舍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足迹。村头村潘氏子孙从古至今也是人才辈出,有嘉庆年间开拓番禺万顷沙,并在道光年年间力争桑园围岁修款的思园公潘进;有道光年间科举殿试考第三十名,并为清朝的科举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本省进士潘斯濂,等等。这些名人不但为家乡、为祖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在做人、做学问等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也一直影响着后人,更是今天学生的学习榜样。我们根据这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校内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开展本地名人读书求进事迹探寻之旅,选定本乡本土名人为学习对象,组建团队,以小组形式探寻名人事迹风采,实地参观名人故居或纪念馆、阅读人物传记、访问调查或网上搜寻、搜集了解名人成长故事、生活轶闻传说、名言警句等。与此同时,学生建立名人学习手册,记录成长足迹。这样做,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之余,名人的高尚品格如春雨般润泽心灵,“校园星梦”的热潮也再度被掀起。

二是重温经典,濡染童心,少年国学经典诵读争章行动。

学校编印了专门的经典诵读教材:《“生命书旅”经典文化读本(高、中、低年级版)》《论语》《古诗100首》《弟子规》等,每天早上、中午各10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校园内便书声琅琅。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学校适时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从“一星级徽章”至“五星级徽章”引导学生提升诵读的质和量。在此基础上学校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每个学生有1小时静静的自由阅读时间,每周还开设一堂课外阅读课,不同阶段的不同班级根据自己情况,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组织读书活动,实现“一班一品”的效应。

2.  追求原色,创新特色。

“每一种文化都是色彩缤纷的,但是丰富的色彩中必有一种最基本的色泽,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原色。文化原色有如细胞遗传中染色体,她造就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赋予民族生命以基本的品行。”应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原色就是该地区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观念,是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价值理念。具体到西樵的百西、百东、上金瓯三地,其文化原色是一种热情奔放、积极昂扬的红色。

试看:从西樵山三湖书院勤修力学,发动“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到松塘村火头军成三品府台的“维翰传奇”, 到与邓颖超、蔡畅等革命大姐出生入死的女中豪杰区梦觉;再到百西黎村走出的甲午战争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的北洋舰队威远兵船正管轮黎晋荦;还有著有《鱼雷图说》,作为海军学堂教材的中国近代海军先驱黎晋贤等等的名人事迹。无不折射出该地域的奔放豪迈文化原色。

为此,我们的特色办学要正本清源,让师生在读书、读人、读社会中培养自己红色的英雄气概和昂扬向上的红色精神!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

一是读乡史,知乡情,争当地域文化小使者行动。

无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还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村头村,都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校的社团走进名村,开展实践活动,收获累累硕果。演艺小组以松塘文化为主题的节目展示传播;非遗小组以“松塘村‘出色’巡游”、“松塘村孔子诞”“松塘村中秋夜烧番塔”“百西竹编灯笼”为主题的追根求源实践活动,参与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导赏员小组以“走进名村”为主题向师生、向旅客头头是道介绍古村风貌、名人轶事、传统习俗,争当文旅融合的小导游。学生在活动中读乡史,知乡情,以实际行动当地域文化小使者,读书与实践有效融合,充分体现了“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的理念。

二是读名著,学名人,争当校园红色小先锋行动。

   学校实施“五名工程”,诵名诗、读名篇、看名著、赏名曲、唱名歌的活动深受师生喜爱。一首首名诗的诵读声在课室里回荡,一曲曲赞歌在校园里唱响,一本本名著在学生手中捧起在心中扎根,“好雨润物细无声,书香沁心益成长。”革命英雄的高尚品格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洗涤学生的心灵,“传承民族精华,争当文明少年”的活动在校内应运而生,校园里呈现出“德馨绿满园,诗书香满楼”的景象。

3.品鉴原味,提升特色。

每一种地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品位,品位由品味出,品位因品味现。地域文化的品味是一个地方群众心灵的选择,是一种文化源流自觉追求。而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自觉的选择和追求就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原味。

在这一方面,我们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村之旁,走进附近的村落,会发现各式的祠堂立林,这不仅仅是乡人祭祀聚会的地方,更是本地人的精神祠堂和文化殿堂!“耕读传家”、“诗书继世”、“诗礼传家”等的传统成为了本土文化的原味。而具体到学校特色办学的文化原味,我们将其定位为“崇德尚雅”,这体现在三个“三”的追求上面:

一是“三雅”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雅言、雅行、雅量“三雅”校园文化是四小人不懈的追求。在享尽天时(佛山创文成功、社区文明进步的大时势)、地利(历史文化深厚之地)、人和(师生共同追求)优势的前提下,四小未来的发展充满生机。新教学楼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投入约1500万元,届时,我们的校园将是绿草茵茵,绿树掩映,鸟语花香,书香四溢。乔、灌、花、草错落有致;亭、池、假山、雕像交相辉映。届时校内文物建筑,古香古色;现代建筑,简约明亮,形成了一步一景的人文美景。逐步彰显四小文脉的底蕴,体现了雅的环境育“雅人”的初衷。

二是“三理”学生成长修身工程。

坚持开展伦理、心理、生理“三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伦理”教育以“关爱、孝德、树本、至善”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心理”教育,则以课题研究的专业角度,开展“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以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重大节庆日等活动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交往、善交往。“生理”教育的目标明确,男生刚毅、果敢,女生礼仪、柔美,通过电访、信访、校访、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塑造学生良好性格。

三是“三特”教师专业发展工程。

何为“三特”?——育人有特点,课堂有特色,个人有特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共识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义不容辞,教师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成为阅读的旗舰、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楷模、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因此,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书,好似一根无形的教鞭,鞭策着教师在工作之余,勿忘充电。如今,老师们用爱智慧地守护花开,育人方法灵活,点子新颖,效果深入,把思想工作做进学生心里去,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工作中,大家以“本真理念下三步五环教学模式”的研究聚焦课堂,采取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讲课评课、课例交流、研讨反思等多种形式,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让观察课堂成为习惯,让反思课堂成为素养。大家在探求“优质高效”新型课堂的路上,提升了新课堂执行力和反思力,人人有特色,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引导教师在研中教,在教中研,走专业化成长之路。现在,我校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两项,市级课题2项,区镇级课题10项,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都在研究中教学,在研究中成长。实践证明,多读一本好书,多得一份经验,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读中学、读中教,与书为友,童心永存、激情永葆,为学生的成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好书伴君侧,居高声自远”学校现有市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名师1人,骨干教师8人。“名师”和骨干教师担负着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三大工程的发展推动了整个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努力,学校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全校教师共69人,共计获奖480人次,平均每人接近7项奖励。一大批教师被评为省、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或优秀德育工作者。

文章来源:中小学频道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