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围绕单元主题,培养学生自主积累习作素材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 2015-11-04 10:27:02 | 来源: 《辅导员》6期下 | 作者: 郑会明 | 责任编辑: 中小学频道

2012年2月,我校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自主习作能力培养研究,其子课题是《围绕单元主题,培养学生自主积累习作素材的策略研究》。此课题研究旨在改变原有的无目的而枯燥的摘抄积累,通过探索积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有目的、自主地积累习作素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目的。2015年3月,我们全面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一、 核心概念界定

单元主题: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专题。

自主积累:是指学生自己主动积累写作所需要的各种资料。

习作素材:是指学生完成作文所需要的各种写作资料。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和观察生活的习惯。

2.通过研究积累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素材积累。

3.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增强学生进行习作积累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自主积累习作素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小学阶段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

1.围绕单元主题,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积累习作素材。

2.培养学生主动、有效地运用积累的素材,提高习作质量。

3.探索以单元为单位,自主积累习作素材,有效运用的习作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关于此课题的文献和收集材料,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提高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自主积累习作素材的策略、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习作能力。

2.行动研究法

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技法等,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积累。课题组将不断地研究、实践、反思、调整、充实,以便更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实验过程中,引导教师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动态,收集学生学习资料,对其做出分析;鼓励教师将教学行动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发现、筛选和研究来自教学实际的具体问题,不断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并以此帮助广大教师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

3.个案分析法

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4.调查研究法

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实验教师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

四、研究过程

(一)前期调研,摸清底数

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实验教师首先进行了与本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三方面的前期调研,目的是摸清底数,使研究有的放矢。

1.关于课外阅读习惯。我们以“课外阅读”为切入点,重点对中年级学生习作情感、态度进行摸底分析。数据显示,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的有49%的学生,有43%的学生只是比较喜欢阅读,还有8%的学生不喜欢阅读,可见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不强,阅读只趋于表面,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2.关于留意观察及收集资料习惯。数据显示,只有23%的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很关心,能够仔细观察看到的事物,并记得清楚,说明大部分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欠佳。

3.关于勤于动笔的习惯。从调查情况分析,只有6%的学生能坚持自觉积累,42%的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才会记录一些。可见,大部分学生不能勤于动笔,没有养成及时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详实的课题研究计划,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二)拓宽途径,强化积累

1.立足课内,开展有效积累

(1)围绕单元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指导积累。结合单元习作的要求,老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要求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仔细观察体验,然后针对活动的过程,进行习作素材积累指导。这样,学生再去写作文,自然内容丰富而详实。

(2)围绕单元主题,加强课内阅读指导积累。学习一个新的单元,老师首先要带着学生阅读本单元的单元导读和习作要求,再进行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前,为学生设计单元“习作积累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写作方法等,有效运用于单元习作。

(3)围绕单元主题,借助读写结合点进行训练与积累。依托课文,教师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适时的设计一些续写、改写、仿写、写读后感等小练笔,可以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笔习惯,并能及时掌握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应的写作方法。

2.立足课外,丰富积累

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素材积累,我们抓住各种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

(1)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积累习作素材。每位学生都参与着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如:纸艺社团、健美操社团、摄影社团、快乐小足球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学生进行习作的好素材。此外,学校少先队开展的活动也是可以积累的好素材,如“开心农场”种植活动,清明节扫墓活动,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抓住这些常规活动,引导学生坚持每周两记,可以积累大量的素材。

(2)走进广阔的生活,积累习作素材。留心身边事件、课外阅读、影视网络等,都可以获取习作素材。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作为老师,我们要唤醒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的好习惯,用心去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3.建立载体,落实积累

(1)学校层面: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了“素材积累本”,既有课内和课外的,也有好词、佳句、写作方法,还有对“丰富的校园生活”“美丽的生活瞬间”“精彩的心灵感悟”的记录。

(2)年级层面:各年级统一有“习作月报”的载体,即以年级为单位,以学生的习作为主要内容的的习作月报。每月一期,用以来记录孩子们成长的足迹。

(3)班级层面:各班各具特色地建立了本班独特的积累素材、交流素材的方式,如“网络学生论坛”“习作交流集”等。

(三)课堂运用,提升能力

素材积累的目的是为学生在习作时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内容,避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选材不新颖等问题,所以,素材的积累最后还要落实到习作课上学生的运用中。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是这样操作的:单元导读,明确要求——写前积累,做足准备——指导习作,运用素材——习作评价,体现运用。

在每一篇习作的指导课上,老师们都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使用素材积累本。如:在材料的选择上,学生不仅能够从自己的积累中挑选出适合的材料,更能找到比较新颖、富有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的材料;在写法的运用上,学生不再是平铺直叙,而是能够学习使用一些学习过的写作方法,像倒序、插叙、铺垫、衬托等写作手法以及描写人物时要恰当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式。

在常态课实践的基础上,我们以教研组为依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专家指导、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案例沙龙、听课评课等。老师们共同研究、探讨,从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到指导学生积累哪些素材,从如何有效积累到如何恰当使用等,从形式到内容,从想法到落实,点点滴滴,一丝不苟,认真研究。我们以课堂为载体、为平台、为案例,研究剖析一节节习作课,就这样在一次次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提高老师们的能力。

此外,我们已初步探索出关于习作素材积累的六种课型,分别是适合低年级的话题说话课、适合高年级的群文阅读课,以及各年级都适用的读写结合课、习作指导课、活动积累课、名篇导读课。

五、研究成果

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习惯基本养成。目前,学生已养成留心观察及收集资料的习惯,都能以“素材积累本”为载体,以单元为单位,进行丰富的习作素材积累,为单元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习作兴趣大大提高,其习作质量明显提升。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指导学生习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老师们的进步与提升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习作素材积累的研究真正让学生和教师得到了双赢,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六、问题与建议

1.继续拓展素材积累呈现方式,并深化和优化这些方式方法。

2.继续探索如何更加有效运用积累的习作素材的课堂教学模式。

3.以此课题为抓手,在引领学生自主积累习作素材的同时,促其他各方面能力的

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新升小学)

文章来源: 《辅导员》6期下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