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厚重学校文化 提升育人质量——记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7-03-01 17:09:28 | 来源:中小学频道 | 作者:中小学频道 | 责任编辑:陈希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有着80年厚重办学积淀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在认真梳理办学思想、办学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传承过去办学思路的基础上,持续在办学理念、教育科研、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方面,进行文化层面上的办学认识和构建,从而初步形成了整体办学文化。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教师成长的精神引领,更是熏陶和浸润成学生的学习方式、行为习惯。

构建继往开来的理念文化

学校的办学理念为“生动活泼,全面发展”,以此引领和推动学校的发展。

(一)在延承历史中丰富和发展内涵

学校在办学理念上有着一以贯之的传承。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学校即以生动活泼作为自己的办学思路,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90年代,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视察学校后欣然题词“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对学校的理念给予了清晰的定位。

2007年后,学校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根据未来教育发展和人的成长需要,进一步确定了“乐学、明礼”的校训。“乐学”释义为:乐于学习、乐于读书、乐于思考、乐于实践。“明礼”释义为:孝亲敬长,团结仁爱、文明礼貌、诚实守信。

(二)保持办学实践与研究和理念的紧密结合

理念只有植根于教师的思想观念中,才能成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才能培养出乐学明礼的优秀学生,能形成真正的理念文化。因此,学校将理念物化成校园中的各种景观,形成标志印在校本教材、学生用本、信封、手提袋上,无处不在地进行理念文化的渗透。同时将《“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办学理念的实践研究》申报为省市科研课题,并上升为中国教学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的课题进行研究实践。

打造生动快乐的教学文化

教学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把课程和课堂教学归结为教学文化。

(一)构建知识和能力并重的课程文化

在用好国家标准教材的同时,学校将德育、学科教学、体育锻炼、师生社团等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特色活动为载体,以过程性评价为督导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

(二)构建生动快乐的“乐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要达到乐教、会教、教好,学生要乐学、会学、学好。运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方法,让课堂真正生动起来。为此,学校举办了“乐学课堂”观摩研究,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活动,说课、讲课、反思、评课同时进行。真比、真评、真研究,同步推进备课、批改等项工作的质量提升。

(三)深度开展教学开放活动

在不同年级开展教育教学开放活动。每个班级半天时间,让全体家长及相关专家全程参与和观摩班级的课堂教学及活动。经过深度开放,教师的研究水平提升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更深入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更深入了,家校形成了教育合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创新丰富精致的活动文化

学校把活动提升到文化的高度认识和探索,按照课上与课下的一体,学校与社会的互动,知识与素质结合的原则来创建学校的活动文化。

(一)构建丰富庄严的仪式文化

仪式是提升师生尊敬、热爱、景仰之心,触动其他心灵的重要形式。为此,学校精心构建学校的仪式文化,摒弃程式化和娱乐化,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让仪式有了吸引力和教育力,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文化。

(二)扎实日常的“明礼”品行文化

学校把“孝亲敬长、团结仁爱、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品行教育理念,变成学生的行为,建构“明礼”的内外兼修的品德文化。

(三)推进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

社团活动是学校彰显特色、内涵和综合提升学生能力的教育方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精心开设了文学、科技、篮球等近20个社团,提出了体育加艺术加科技的“211”特长教育,并将其落实到课程和各种活动中。

建设典雅厚重的环境文化

环境是育人的场所和载体。学校三个校区的环境文化主题各有不同,风格各异。主校区以“经典”文化为主题,净月校区以“现代”文化为主题,通达校区以“开放”文化为主题。

北安路主校区的环境文化建设,以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主体内容,整体且巧妙地建构在校园的各个位置:在材料上,以能够久远传承的钢、木、石制成,古朴、厚重、童趣;在色彩上,以黄色、蓝色、灰色为主色调,高雅、宁静,自然。

厚重文化,提升质量,是学校近些年的教育主题。理念文化是灵魂,让学校有了办学和发展之本;课堂文化是核心,让学校有了提升质量的基础;活动文化是特色,让学校有了丰富的内涵,环境文化是载体,让学校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气质。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正在努力勾画着“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教育梦想,向着“集团化、现代化、科研型、学习型”的目标不断迈进。

文章来源:中小学频道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