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追求生命质感,坚守教育本真

发布时间:2019-11-13 11:02:45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责任编辑:

——记“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乌兰浩特市第十二中学校长王建华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必然拥有一位好校长。这样的好校长,并不是用各种荣誉、证书堆砌起来的,而是留给学校多少文化遗产。这样的好学校,并不是用各种学科竞赛、升学率和名师专家包装起来的,而是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教育人、培养人和发展人。

此前,对于好学校、好校长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直到走进乌兰浩特市第十二中学,走近这里的师生、走近家长、走近校长王建华,让记者对“一个好校长能成就一所好学校”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识其人——潜心育桃李静待满园芳

一个好校长,不仅要有学问,更要有诚信、正直、豁达、坦诚、虚怀若谷的人格力量,要以自身的才智、风度、亲和力、感召力去凝聚师心。


王建华1993年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乌兰浩特投身教育事业,多年的从教经验和教育实践让他对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情感,对教育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2011年12月,乌兰浩特市第十二中学校长竞聘,王建华以综合第一名的成绩来到百废待兴的十二中任校长。

十二中始建于1984年,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三易校址,几经沉浮。王建华上任时,十二中刚刚解决生存的问题,面对社会不认同,家长不认可,学生不选择的“三不”窘境,学校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困境,王建华带领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以坚韧的执行力和锲而不舍的奋发精神,在内涵发展、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大胆实践,开创了一条薄弱学校迅速崛起之路。

“这些年,我们校长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没有节日双休,没有寒暑假。校园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一校之长都能这样,我们做普通老师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十二中老师张宏杰言语朴实地说,王建华上任后,学校有了新起色。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可以俯下身,和孩子们面对面倾听孩子心声;他可以沉下心,听老师对于教改的理念和建议;他可以迈开脚,为了学校的发展四处奔波;他可以静下心,为了教育事业发展殚精竭虑。

前不久,王建华作为自治区义务教育的唯一代表荣获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成为乌兰浩特市教育系统获此荣誉的第一人。除此之外,中国好校长、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德育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等等,众多荣誉见证着王建华多年来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辛苦耕耘的硕果。


闻其道——追求有生命质感的教育

好校长不在于他管多少,而是在于他能否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师和影响教师,点燃教师心灵中那支待燃的火把,用智慧去唤起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渴望和理想的追求。


在十二中走一走、转一转,你会感受到学生们蓬勃向上的朝气、积极求学的氛围;老师们爱岗敬业的工作、无私奉献的付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两年的升高中考试中,十二中的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一个曾经“不入流”的弱校如今不但声名鹊起,还成了炙手可热的“名校”。王建华是如何带领这所学校成功逆袭的呢?

思路决定出路。在王建华心中始终有发展的理念,他把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自身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一直放在心上。

来到十二中后,王建华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一切条件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努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通过评选“每周师德之星”“月度人物”,用身边的榜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评选“免检教师”,激励教师产生职业自觉,体验事业成功感;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让每一位教职工都履行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实施“青蓝工程”,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今年28岁的赵寒颖,四年前来到十二中任教,年轻的年纪、贫乏的经验让她初入职场略显生涩,然而仅仅一节公开课,王建华就发现了她身上的闪光点,决定让她担任初一新生班主任。校长的信任和肯定给了赵寒颖巨大的信心和动力,凭借着对孩子们的喜爱,对工作的热情,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智慧和能力。像赵寒颖这样的年轻教师,在十二中还有很多,他们都在各个年组担任骨干,也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王建华表示,“发现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促进教师学会发现:发现他人的优长,在比较中提高;发现自己的优长,树立自信,不断进步。

王建华还积极倡导“以校为家,爱校如家”的家文化,全面实施以“爱与尊重”为核心的人本管理。学校各项制度和管理细节处处体现人文关怀,领导视教师为亲人,教师待学生如子女,积极营造“亲如一家人”的和谐氛围。

“我们经常能在学校看到王校长,每次他都特别和蔼可亲地和我们交谈,还经常到宿舍了解我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王校长没有架子,就像我们的长辈一样。”就读于十二中的初二学生白松这样描述王建华。这些年来,王建华坚持深入老师、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班子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寒暑假家访活动至今已走过六个年头,王建华每天坚持的“校长一天一个班级讲课”活动也已经坚持了五年。他为孤儿和困难学生开设的“创业空间”,让特殊的孩子开阔了视野,找到了成功的快乐。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极大提升,工作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见其行——以匠人之心守教育本真

校长最大的价值是能否为教师提供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环境;对待学生,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


有想法、敢创新、有魄力、有远见……这是家长和老师们口中的王建华。

“这几年,王校长没少带我们出去学习。外面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育方法等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们能在教育教学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十二中副校长刘海平感慨地说。

八年来,王建华带领全校师生创新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联系高端、搭建平台、走出去、请进来”等开放办学举措,与国内一流的人大附中、上海沪新中学、沈阳第一三四中学等六所学校结成友好校或姊妹校,在教育教学、师资提升、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层次合作,极大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课堂教学上,王建华带领十二中在内蒙古率先实施了“杨宝臣差异势能教育”等教学模式,并探索出独具十二中特色的“三导四学五课型”,提出“六会教育”,着力打造育人品牌。多元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王建华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同,王秀娟就是其中一个。

王秀娟在天津工作,丈夫在北京工作,丈夫老家在乌兰浩特。2016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们夫妇看到了王建华的一篇家访报道,直觉告诉他们,这个校长是一个用心在做教育的人。在丈夫支持下,她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在天津五星级酒店享有优厚待遇的工作,把儿子从天津转到了十二中就读。两年多的初中生活不仅让孩子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还顺利升入了理想高中。

在十二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角,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帮助他们不断进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与其抱怨差异,不如正视差异,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是王建华的教育理念,也是十二中全体老师心中的信念:对待学生,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出了精神的高贵和丰满。

八年来,王建华带领十二中发展、崛起,他以对教育本质的正确理解,对教育目标的精准凝炼,对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书写了令人瞩目的辉煌。学校前行的脚步,让兴安人记住了十二中,认识了王建华,而面对众多成就和荣誉,王建华没有丝毫懈怠,他仍以匠人之心,守教育本真,执着地追求着他心中有生命质感的教育。

(记者/李静  张伊)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