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季明明:高度重视积极发展研学旅行事业

发布时间:2019-12-23 14:01:36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责任编辑:

编者按:近日,由南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营地教育研究院主办,西峡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9中国·南阳·西峡研学旅行大会暨第五届中国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论坛》在西峡开幕。本文系作者在论坛开幕致辞的内容。他指出了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研学旅行国内外背景、诸多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我国研学旅行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若干建议。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重要位置,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几年来,各方高度重视和积极贯彻《意见》精神。西峡论坛热烈场面和大量丰富信息充分彰显出我国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已经取得的重要成绩,令人十分高兴和深受鼓舞!

一、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重要意义

据有关统计,2018年国内研学旅行人数达到了4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了125亿元,人均消费3117元/次。虽然规模还不算太大,但是,一个崭新的育人模式已经崭露头角。包括近年来出国研学旅行活动也正在兴起,特别是实施高中国际课程项目一大批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首当其冲,有关数据分析,其中约有1/3学生曾去国外游学(含研学);前往的热门国家首选是美国(占14%),其次为日本、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有60%家长认为,游学可以帮助学生长见识、开眼界。总之,有必要认真总结上述实践经验,充分认识研学旅行重要意义。

1.研学旅行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纲领性文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包括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教师教育等一系列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要文件,全面勾勒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总体设计和施工蓝图,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事关培养亿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学旅行与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密切相关。例如,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是贯彻落实其中“更加注重知行合一”理念的最佳途径之一。文件要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去红色旅游景点研学,恰恰对于培育广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研学旅行对于落实文件关于“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等要求可以彰显多方面独特功效。又如,研学旅行有利于落实中央关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文件提出的“多渠道、多种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示精神;还有利于实现国务院办公厅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文件关于“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一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军事国防等教育基地,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现代企业、美丽乡村、国家公园等方面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等要求。

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都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的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应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规划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多方面成功经验充分表明,研学旅行包括营地教育有利于广大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熏陶中华传统美德,了解光荣革命历史,领悟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广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实践性学习,提高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总之,对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学旅行是现代旅游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旅游大国。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旅游业对于当年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现在,旅游部门十分重视和支持青少年游学和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既是教育领域的创新,也是旅游领域的创新;教育与旅游的跨界融合,必将带来两个领域的重大变革与长足发展。毫无疑问,首先应该将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全面培育和撬动我国旅游行业全新的教育功能。同时,该项新型事业客观上会产生服务收入。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有近2亿人。随着百姓收入的提高,有条件奔向祖国大好河山参加研学旅行青少年学生的规模必将会越来越大。尽管研学旅行不应该办成为营利性项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学旅行国内外背景

1.我国具有研学游行的悠久历史

以史为鉴,会令人更加重视方兴未艾发展的我国研学旅行事业。春秋时期,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高度重视游学(包含着“研学”的内涵)。他指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倡导在游学中贯彻文化礼教,注重听乐观礼,认为自然与社会所拥有的教育效果是不可取代的。他在《论语·里仁》指出,“游必有方”,即游学要有明确计划和正确方法,据此他亲自率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墨子、庄子、孙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无一不是通过游学促进了著书立说、吟诗作词。明代董其昌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语道破游学和研学的重要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与今天论坛所在地中原大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他周游列国的足迹遍布河南的山山水水。他19岁娶亲成家就是在宋国都城(今商丘);34岁入周问礼也还是在河南。据考证,孔子千里迢迢拜访老子并与之探讨礼乐之道,恰恰是在西峡县老君洞,是西峡将孔子、老子两位伟大哲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说明西峡历史典故与文化内涵的重要研学价值。事实充分证明,河南省研学旅行事业大有可为。全省不仅拥有庞大的研学旅行对象资源,即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的小学在校生994.6万、普通中学在校生661万人。同时,拥有亟待深度开发、可望广泛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前来研学旅行青少年的大量历史文化资源。以西峡为例,早在5000年前就有聚居的群落,于西魏时期成为“陆通秦晋,水达吴楚,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还是屈原故里。当地恐龙遗迹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被国家地质局授予“中国恐龙之乡”、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据此可以支持广大学生深入观察地球、天体、生态、气候演变、恐龙生活习性与物种灭绝等远古时代生命信息,不仅有利于跨学科深度学习地理、生物、天体、气候、自然、历史等知识,对于认识今天的环境保护、牢固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会获得极其宝贵的启迪。

2.国外高度重视研学旅行的育人功能

英国王子们早在17世纪就被教师带领周游世界,研学旅行活动在18世纪已经盛行于英国的上流社会。日本1946年提倡修学旅行,现在,90%以上中小学校都实施研学项目;参与者所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高中为94.1%,初中为97%,小学为93.6%,研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诸多领域。韩国研学旅行属于计入学分的必修科目,规定幼儿园儿童在居住地、小学生在本县市、初中生面向全国、大学生则被鼓励出国研学。美国霍奇基斯高中校还选择学生赴南极探险,考察南极半岛、冰川,观察与拍摄鲸鱼、磷虾群、企鹅、海豹,研究气候变暖对南极生态影响等命题。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倡教师要从生活世界的角度教育学生。生活教育反对把学生关在学校和课堂里,主张开放办教育,把学生教育和学习放在广阔的生活和自然场景中,单纯灌输型教育则违背了知识传授的规律,应该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支持学生通过旅行体验,了解并探索自然本质以及人类创造事物的规律与特点。国外理论和实践有利于我们自觉地认识和彻底地摒弃横行多年的片面应试教育顽疾,努力探究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

三、研学旅行存在问题和若干建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研学旅行包括营地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有些研学旅行产品虽有“研”与“学”的标记,但是“研学”与“游”之间仍然属于“两张皮”,关键是缺少专业化的课程设计,欠缺“育人”内涵,属于“只游少学、少研”甚至是“只游无学、无研”;有的项目价格与品质不相匹配而物无所值,社会效益不高;有些项目操作流程不合理,疏于管理等等。这不仅直接影响国内研学旅行事业的社会效益,而且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出国游学、研学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学生们的格局和见识,但是成本很高,提高成效的难度也较大,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有的学校安排小学生出国游学,安全风险很大;有的以走马观花的游览为主,很少学与研;有的主要安排进国外学校课堂观摩听课,尽管对提高口语水平有些好处,但是不完全符合游学、研学的初衷。上述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促进新时代我国研学旅行包括营地教育健康蓬勃发展,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第一,万无一失、确保安全,这是办好所有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的头等大事。

确保学生生命和健康安全是一切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的头等大事,是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学校、家长以及所有举办者分别应该按分工承担的最主要责任。一般不主张组织小学生远距离甚至去国外游学。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学旅行,都应该首先全面评估风险隐患,切实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据介绍,日本于1955年建立“公益财团法人全国修学旅行研究协会”,专门负责对全国中小学修学旅行的管理、监督和指导。为此,建议各地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重点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地区,以政府教育行政部们为主,包括文旅、学校、公安、消防、交管、食品、医疗、环保、保险、信息部门以及共青团组织等共同参与,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紧密合作、协同创新,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建立科学的质量和安防评价机制,有力地支撑各项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安全实施、确有实效。

第二,坚持将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这是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应该奉行的重要原则。教育部等十一部委文件明确规定:“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这是基于育人为本原则的重要决定,是对从事该项事业所有机构责任担当的根本要求。为此,应该千方百计减轻家长和学生的经济负担;对于确有困难学生要部分减少甚至全部减少其应该参加的重要研学旅行活动的费用。要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以及多方面成本分摊机制;在确保质量和安全前提下精打细算、减少收费,可以“薄利多销”;可以将有关项目转化为普通旅游产品获得收益后补贴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还可以经政府统筹安排,将有关公共设施发包给相关机构低成本运营研学项目,如在防灾减灾应急中心开展学生应急演练的营地教育。

第三,牢牢把握育人本质,这是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必须时刻牢记的初心与使命。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现代化一系列最新重要文件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展现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的最大社会价值和持久生命力。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运用该类项目丰富形式,有效地培养广大学生具有正确价值观、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努力发挥出在校内课堂教学难以奏效的独特教育功能。

第四,精心建构课程和设计研学方式,这是决定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质量与实效的关键。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支撑其育人目标落地的核心要件是课程,设计好与传统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的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模式是其质量的根本保证,甚至可望比在围墙校园内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鉴于目前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课程总体质量普遍还不高情况,建议:一是切实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充分尊重参与研学旅行不同年龄对象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生理特征,努力开发出能够遵循学生主体性、自主性、体验性、实践性、探究性原则的高水平课程模块,并且可操作、可量化、可评价。二是让教育回归社会,让学生拥抱空气、阳光与大自然,凭借研学旅行涉及的特定资源,分别撬动出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政治、自然、军事或科技等丰富知识的育人价值。三是注重多学科融合和多形式交替,突破学科分离与碎片化推行的弊端,专业化地设计活动实施方案。比如研究恐龙等古生物,不仅要引导学生融合生物包括动植物与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历史、气象、环境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探究,还可以综合或者选择性地运用实地考察、走访调研、标本收集、信息查询、主题研讨、文献研究、特征绘画、观察记录、数据分析、设计制作、实际体验、创意物化等方式,包括还可以组织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合作学习,即打好“组合拳”。这样一定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们的深度学习,在实践、思考、探究以及审美中达成价值认同、知识把握与能力提升。

第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这是创新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模式的有力工具。例如可以借鉴IB做法,将传统笔纸与信息化、数字化工具、手段相结合,通过照相、摄像、录音、视频等方式制作研学旅行实录,甚至通过融媒体方式呈现学生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的丰富收获。例如,支持学生小组自我设计、采集、编导进而制作关于呈现祖国大好河山的视频作品,不仅能够有力地提升学生信息化素质与能力,还将使之充分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道理,牢固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第六,促进开放和东西融合,这是提高出国研学旅行成效的关键。

组织广大青少年出国研学旅行,包括与之密不可分的发展高中国际项目和支持自费出国留学,是国家教育扩大开放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我国育人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回应广大百姓对于子女成才的翘首跂踵。

出国研学、游学活动应该充分凸显开放性和东西融合的鲜明特点,关键是做好课程的设计与活动的构思。例如,包括安排在外方家庭寄宿、组织中外学生训练营、参加志愿者、科技及学科竞赛、主题庆典、模拟联合国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可以进课堂观摩听课以及与外方学生合作学习、合作研究。总之,要千方百计地创设与外方师生零距离交往、沟通与深度学习研讨的机会,着力培养和提高参加国外研学、游学学生的国际适应、国际理解、国际合作的意识与能力,认同共同价值取向和承认各自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培养同理心、包容心,为今后升入国外大学深造以及培养全球胜任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