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解慧明:如何带孩子走出劳动教育的传统误区?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4:38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解慧明 | 责任编辑:

抗击疫情,这个假期承载了特殊而厚重的教育使命。在延期开学期间,在孩子们配合学校开展居家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的同时,学校、老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进行爱国教育、价值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指导孩子进行自主阅读、自主锻炼、自主劳动、自主探究等活动,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孩子自主管理,帮助他们实现更有价值的成长。提倡学校、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开展科学小实验、科技创新手工制作、家务劳动、家庭美化劳动等劳动教育活动,以劳动教育促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孩子在生活世界或真实情境中获得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分析解释、判断评价、创新创造等关键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成长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面,关于劳动教育,我和家长、老师、学生朋友们谈以下几点:

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少年宫参加“快乐童年 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强调,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2014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节活动时,对参加植树劳动的少先队员提出,要“在努力学习的同时, 树立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强健体魄、长大后通过辛勤劳动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要“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先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强调,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并对广大少年儿童提出了“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的殷切希望。

在201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班的劳模们的回信中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他号召“全社会都应该尊重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价值遵循,形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围绕劳动、劳动者、劳动教育、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了深刻论述,这些论述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构建了包含“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倡导“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到提出“爱劳动”、“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从倡导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到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劳动价值理念;从少年儿童的成长到对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关心关怀;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更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形成了一个要素充实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在新时代的新解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人民立场、政治信念和劳动情怀。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2019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并对劳动教育等做了工作部署,会议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劳动教育的传统误区

近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整个社会对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还不足。比如,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对劳动教育的简单化理解、简单化对待、世俗化理解;劳动教育的教育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等特点在社会舆论和宣传上还没有形成共振、共鸣和广泛共识;对“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重大作用认识还不够到位;对“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的重要载体”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等等。

四、劳动教育具有多重教育的承载性和兼容性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五育”的系统性、融合性、融通性、整体价值性,具有本质的解释力和承载力。“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实践结晶。“以劳树德”,“劳动是最好的防腐剂”。“以劳增智”, 实践出真知,勤劳出智慧。“以劳健体”, 劳动锻炼人,劳动磨炼人的意志,劳动发展人。“以劳育美”,智慧劳动增加人的审美情趣,劳动最美丽。“以劳创新”,创新始于劳动,“智慧在孩子的手指上”,动手动脑,心灵手巧。劳动教育本身就是生存教育、实践教育、永恒教育、全民教育、创造教育、幸福教育、未来教育、全人教育。劳动教育能够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劳动教育能够联通教育世界、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要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重大作用,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设计上下功夫,在“全面”上做文章,培养具有劳动知识、劳动技术素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解慧明,系陕西省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