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牛楠森:学校当前如何介入“相爱相杀”的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6 10:23:08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牛楠森 | 责任编辑:

疫情暴发,久别归家的父母第一次与学龄期的孩子全方面、长时段、小空间相处,又加上学校启动的学习任务带来的压力,家长手足无措,孩子委屈失望,父母与孩子之间矛盾重重。

在美籍德裔学者弗罗姆看来,爱具有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给予、关心、责任感、尊重和了解。对孩子的尊重,意味着肯定孩子的兴趣、接纳孩子的缺点、宽容孩子的不听话,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等等。当前的亲子交往,父母们经常强势地表达着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期望、自己的原则,孩子们以不听话叛逆表达着弱者的反抗,双方进入相爱相杀的恶性循环。于是乎,相爱与相杀仅在一念之间,此念即为尊重和了解。整体而言,外出务工家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较低,再加上长期分离,使得亲子之间相爱相杀的现象更为突出、更加激烈。

正如一位疫区的小学校长所遇到的那样,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父母们外出打工,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之中,这本身也意味着一些父母与孩子两地分居的情况将会长时间存在。此次疫情只是以猝不及防的方式将离家父母与在家子女之间的矛盾提前曝光而已。那么,对一些学校来说,外出务工家庭亲子矛盾是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的生源现状。因此,以合适的方式介入并很好地处理这类家庭的亲子矛盾,减少相杀、增进相爱,发挥相亲相爱的亲子关系对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这将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迫在眉睫的疫情期亲子矛盾而言,学校可以从观念、规划、行动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观念上

学校要树立非常时期社会情感学习重要于学科知识学习的观念。一方面,全民同心与疫情战斗中涌现出让人感动或愤慨的诸多事件,彰显着社会情感学习的重要。另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大部分家长并没有辅助孩子学习的意愿和专业能力,一再强调学科知识学习的紧迫性,只会增加亲子矛盾。

二、在规划上

学校要做家长教育指导长期规划,目的在于构建真正有活力有效果的家校合育联合体。当前,学校要抓住家长在家赋闲的难得机会,搭建全校家长联席会网络平台(在线家长课堂),同时根据家庭教育原理和家长实际设计家庭教育指导方案,由本校教师、外请专家和榜样家长就家庭教育做系列报告,明晰家长正确的爱子情感,树立家长“离家不离育”的信念,培养家长异地育子的技能。

三、在行动上

学校要开发特殊时期家校共育的教育活动。学校可以从以下思路设计活动设计思路。

(一)认知类亲子活动,如“揭开无知之幕”(低年级可用“掀起你的盖头”)。亲子之间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其矛盾大多是由不了解和不理解导致的。特别是离家父母与在家子女之间,彼此之间的认知有太多的“想象”成分,相聚之难让双方“只展露最好(坏)的一面”,导致彼此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旦长时间相处便“原形毕露”。然而,“原形”才是真实的存在,真实才有真正的力量。在这样一个疫情爆发时期,学校有责任促进亲子双方揭开各自的无知之幕,真诚地向对方敞开。无须说“敞开”的教育影响,这种“敞开”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教育。

(二)共事类亲子活动,如亲子版项目学习。学校可以以疫情为主题,以学段或年级为单位,以学生及其家长为对象,展开全校范围的项目式学习(PBL),由于有家长参与,所以具体主题和评价标准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教育指导和项目跟进,最终目的是促进亲子双方共同做事情、做成事情,在做事中增进感情、共同成长。

(三)共情类亲子活动,如“亲子共读阅读塔”。阅读之于成长的价值和外出务工家庭阅读之匮乏,这之间的反差学校深有体会。疫情期间,恰是亲子共读的良好时机。学校可启动“亲子共度阅读塔”行动,即把父母和子女共同读过的书名写在纸上,依次贴在门上或墙上,就好像把读过的书叠放起来一样,直观地看到读书量。在此,我们并不建议每本书阅读之后都写出长长的读书体会,而是相信开卷有益、相信所读之书必能转化为我们的精气神,相信亲子之间必会展开讨论,即使只有只言片语。家中无书可读?疫情期无法买书?读哪些书?相信每一个学校都可以努力有自己的回答!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个可以充满浓情又闪烁智慧的教育领域,让教育之心灵动是关键。《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沈从文家书》《傅雷家书》包括近些年的《亲爱的安德烈》,大家通常不会陌生。然而“家书”何物?家人往来书信而已。为何书信?父母子女分离之故!以上列举诸书,其实是几个家庭的异地育子书信,这些家庭的子孙后代人才济济。所以,当我们与孩子通电话时能说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梁启超)”,当我们与孩子微信时能回答“孩子,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龙应台)”,这是所有教育人的向往,也是努力所在吧。

(作者牛楠森,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