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高洁:如何理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发布时间:2020-03-24 12:54:40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高洁 | 责任编辑:

高洁,教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价值教育、道德教育与教师教育。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育哲学方向,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访问学者。


大家好,这里是“与家长们分享的教育学”系列专题,我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特聘项目成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高洁。今天和大家说一说“如何理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自从上一专题“如何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上线之后,我收到一些家长的反馈。有家长说,虽然我的孩子还不大,但我已经开始为他之后的择校做准备,“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已深深扎根在我的头脑中。也有家长说,我学习过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也通过在线讲座、读书会等途径学习了家庭教育的课程,但这些并不能缓解我内心的焦虑。我明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即使我拥有这样的教育信念,依然会在与其他孩子的比较中、在各种辅导班的推销中动摇,继而再次开始焦虑。相信很多拥有教育自觉的家长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该如何缓解我的教育焦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理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今天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为什么会产生教育焦虑,以及如何避免教育焦虑的发生。

一、产生“教育焦虑”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教育焦虑?答案既包括外部原因,也包括内部原因。

(一)外部原因

1.教育回报与收入的不平等

经济学家做过研究,他们通过对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的收入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的收入进行比较发现,如果一个地区的收入越不平等、教育回报率越高,那么这个地区就越容易出现密集式教养方式。这项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孩子未来的经济前景,父母干预的强度以及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程度会随着教育的经济利益增大而不断增加[1]。所以越是收入差异大的地区,越容易出现教育焦虑与“鸡娃”的现象,而收入平等的地区,以及“大锅饭”时代,家长们则不容易产生教育焦虑。

2.风险社会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风险社会”[2]中,食品、空气、教育、医疗等等的安全全方位考验着人们对风险的敏感度与承受力。相比以往,今天的家长更关注有关教育风险的新闻,稍捕捉到风吹草动,便被不安全感和焦虑裹挟。越是风险社会,家长们越容易产生焦虑与恐慌,因为焦虑与恐慌正是他们抵御风险的防御机制。家长们通过产生焦虑来提醒自己早着手、早准备,并时刻防患于未然,不要让风险及自己不希望的结果降临到自己身上,更不能被人甩在后面。

3.对他人生活的更多了解

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在网上,也使大家可以直接“在场”于陌生人的生活,赤裸裸地感受到他人生活带来的竞争性。微博、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存在催生了“博主”职业,当很多妈妈成为育儿博主、绘本博主,小朋友成为英语学习博主、手工博主的时候,屏幕这一边家长们的焦虑便不断升级。因为家长突然发现,原来在某个地方和我一样的博主家长们早已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了各种书籍、培训了各种技能。陌生人与互联网合作生产的教育事件不断撩拨着家长的心,使他们愈发增加对网络上其他家长怎么教育孩子的密切关注,且形成不断关注、不断焦虑的恶性循环。这也是家庭教育领域中“剧场效应”[3]的一种反映。 

(二)内部原因

1.错误的教育理念

今天拥有教育自觉,能够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并有余力统合学校教育的家长非常多。大家都有意愿也确实花费时间投入到孩子的成长中,但每个家庭的具体行为各式各样。有按照教育心理学书籍教育孩子的,有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班、早教班、兴趣班、辅导班、夏令营的,还有参加读书会、线上教育培训的。这一切行为都是家长在寻求“理性”、“专业”的帮助。但同样的行为背后,不同家长的理由和思考逻辑是不一样的。一些家长虽然开始专业性反思,但是一种技术层面的专业性反思,它们作为传统经验和自身直觉的补充,其目的依然在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逻辑还是“应试教育”的功利性逻辑。表面上看,今天的家长投入到教育“专业性”的怀抱中,但其实他们的行动依然是经验的、直觉的,目的依然是拥抱地位与财富,并没有在根本改善家庭教育的盲目状态。

2.内在资源匮乏

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当他们看到身边人的孩子都取得优异成绩时,一些家长会感到慌张与无助,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尤其当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教育带来的挑战不断增加时,这些家长们便更频繁的感到焦虑。这是内在资源(ego strengths)匮乏的表现。这里的内在资源并非指拥有好的教育平台,认识优秀的教师,有学区房等。而是一种人的内心能够承受的强度与力量,是人在面对未知挑战、压力与冲突时保持自我意识、整合自我的心理性能力[4]。比如同样作为新手妈妈,不同的女性就表现出不同的内在力量,其焦虑的程度随即不一样。内在资源/力量充足的人们对解决困境有持续的信心,他们更愿意花费时间摸索和努力,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且也相信自己能够找到某件事的真谛。作为家长的他们还拥有把这种内在力量传递给下一代的智慧,在他们的示范下,孩子也吸收了这种能力。

3.过度理想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重效率的时代,当我们总是淹没在“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没有什么是努力拼搏达不到的”这样的心灵鸡汤时,当我们每天都看到“孩子尖叫是不正常的,有攻击性是不正常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正常”的提示时,我们就慢慢会产生一种心理,我的失败是不被允许的,我的孩子不能不正常。同时我们也会对这个世界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期许。因为我们害怕失败,担心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担心理想破碎,担心我们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们不断产生焦虑。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用外在剥削,而形成了“自我剥削”[5],剥削我们的孩子,剥削我们自己。而且明明我们是在剥削自己,却还觉得自己是在自我实现。

二、如何避免家长的“教育焦虑”

几乎每个人在他一生中都感受过不同程度的焦虑,一般来说,人们大部分时间感受到的焦虑是健康的焦虑,这种焦虑让人们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其实焦虑的反面不是不焦虑,也不是快乐,而是无聊。相比焦虑,无聊的生活更让人无所适从、空虚迷茫。所以即使产生教育焦虑也不必紧张,非要把焦虑消除。问题的关键是知道该如何思考。

1.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很多时候,当家长产生教育焦虑后,他们的着急、焦躁会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我。确实今天很多家长并非依靠智慧来做父母,他们更多地用无私(selflessness)的情感而不是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的态度来做父母,有了孩子便紧接着产生“牺牲一切为了你”的豪情壮志。家长既牺牲了自己的生活,也依然没有教育好孩子,同时孩子还感受到从父母身上不断渗透出的对自己的压力。其实,在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之前,家长自己应先成为更好的人。或者说,在我是一个父亲/母亲之前,我首先是个人,有我自己的生活和独立性。孩子并非我的全部,他/她和我的事业、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一样,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为孩子四处寻找优质的教育资源,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时,他/她也许会认为我对他的能力充满了不信任。与此同时,孩子也会认为家长只会将他/她推给学校或辅导机构这个“外人”来负责,孩子与家长之间天然的美好联系便在这个过程中断裂了。有学者曾说,“人所受到的最重要的培养是他们12岁以前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教养”。其实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家长的行为与生活,家长自己本身的行为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模板,而如何与孩子交往,解决孩子的问题等也成为孩子观察、模仿的内容。家长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无时无刻不在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渗透给年幼的孩子。当家长因自己的热爱而感染孩子,因自己的顽强而打动孩子,因自己的思考而熏陶孩子的时候,家长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探索,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也悄悄爬上了孩子的心头。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帮助每个生命逐渐绽放生命的能量,并获得感受幸福的能力。

2.改变家庭教育的思维方式

家庭教育不需要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定要时时刻刻借助外界力量,表现出忙碌、充实的状态给家长以安慰。这种思维方式终究还是“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其实,产生“教育焦虑”非常正常。任何人会因为任何事而焦虑,为什么家长不能产生教育焦虑,家长甚至产生倦怠都是正常的,既然存在工作倦怠、婚姻倦怠,为什么不可以有家长的教育倦怠呢?焦虑与倦怠才是真实的生活,很多时候家长有意掩盖这种焦虑和倦怠,想在孩子面前呈现完美的状态与形象。但这恰恰阻碍了孩子面对真实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长向孩子展示自己的焦虑,并向其呈现出自己与焦虑共存,一步步通过自我激励、思考、努力来化解焦虑的状态,孩子就会在家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学到解决问题的良好态度与方法。同时,只有向孩子展现自己不完美一面的家长,也才真正能够看到孩子、了解孩子,家长与孩子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而非家庭关系中的符号。当家长帮助孩子解决了某个问题,发现了某个事物的魅力时,家长与孩子都体会到成就感,进而也都获得了成长。这才是家长们真正应该拥有的家庭教育思维方式。

关于改变思维方式,家长需要转变的还有很多,比如“不能犯错”、比如“只在意当下不看未来”,比如“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比如“我对你的关心只是我认为的好,而非你也能感受到的好”。只有当我们将这些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改变之后,家庭教育才会彰显它独特的魅力。

3.正确看待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因素

在家庭教育领域,我们不能追求整齐划一的教育方法,也无法达成统一的教育结果。追求“整齐划一的教育结果”的想法必然会让家长产生教育焦虑。家庭教育的水平受到家庭成员个体认知水平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无法统一。同时,每个家庭的气质都不一样,所以教育的侧重也不一样,有些家庭培养的孩子谦逊,有些家庭培养的孩子节俭,我们无需将评价家庭教育的标准固定化、具体化。这就像,“有些孩子可能喜欢用批判性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知,有些孩子可能更喜欢用抒情的方式来表情达意,这些和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质相关,和他们的人生阅历相关,如何表达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能力表达。”[6]家庭教育需要培养孩子的能力,至于如何获得这种能力,就是每个家长自己动脑子的任务了。也正因为这样,家长不是老师在家庭中的代理人,也不是家庭教师。家庭教育最终给予孩子一种生活方式。

以上就是这一专题的内容,感谢大家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美]马赛厄斯·德普克.爱、金钱和孩子[M].吴娴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9.

[2]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

[3]当剧场中前排有人站起来看戏,挡住后面人的视线时,后面的人也只能站起来才看得见。最终所有剧场中的人都站起来看戏了。

[4] Cherry, K.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Ego Strength. VeryWell Mind.

[5] [德]韩炳哲.倦怠社会[M].王一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6]雪松.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5.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