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从空间到课程,中关村三小探索人工智能教育“雄安样板”

发布时间:2020-06-02 11:51:57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责任编辑:

2018年6月,第一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论坛”落地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学校“AI+梦想空间”实验室也借此机会正式落地。

2019年6月,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论坛”永久会址落地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同时推动着学校思考如何实现从空间1.0到课程1.0的转变。

2020年6月,第三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雄安)线上论坛”即将开始,届时将有教育界专家和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人士齐聚云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教育趋势、人工智能素养评价、人工智能课程实践等热点问题展开,推动学校展开人工智能教育实践,赋予学校发展的智慧与力量。

近年来,雄安新区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这样一个县级小学如火如荼地发展,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其清晰可见的足迹,见证着学校对空间从0到1的突破、课程从0到1的突破的努力。

其实,和许多县级小学一样,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困境,如大班额、设备陈旧、专业教师空缺、资金投入多、家长不认可、考试分数至上、整体课程中的副科地位等。除了引进中关村三小优质资源外,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是如何从困境中突围,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一步步将“AI+梦想空间”落地,并随之实现从空间到课程的转变,探索出一条人工智能教育雄安发展的路径呢?


践行“大课程观”,人工智能课程从扎根、发芽到逐渐丰富

中关村第三小学的课程观是“大课程观”,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在京雄两地一体化管理过程中,也在努力践行这一课程观。什么是“大课程观”呢?中关村三小刘可钦校长给出了答案:“从内容上,课程就是学校教育可触及的师生的全部生活;从时间上,学习不再是课上课下两极生活;从空间上,课程资源应该存在于学生足迹所至;从对象上,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同伴;从评价上,基于学生表现的多元评价。”

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理解,中关村三小的人工智能课程不断扎根、发芽、丰满,实现了从常态课、选修、社团、微课程与线上课堂的饱满的立体结构。

学校开设了编程课和3D打印课程,主要面向学校的三四年级学生,作为人工智能课程的常态课。为了破解大班额这一难题,学校进行了班级双轨制教学,一个班的学生一半上编程课程,一半上3D打印课程,定期进行轮换。这样让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科技课程,让科技课程在学校落地普及。“未来,我们还将在常态课中尝试‘项目选修制’,不同课程的教师推出不同的项目,由一个班的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培养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的能力。”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编程课程教师贾振锋告诉记者。

学校还开设了“3D打印”“机器人编程”“航模”“科学实验”等选修课程,不同学段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课进行进阶学习,深入了解科技知识。选修课会定期开展不同的项目,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科技知识,还学会了思考与创新、沟通与协作,做到包容公正,会分享成果,会评价反思自己以及他人的作品成果。

针对在科技方面有天赋的部分学生,学校开展了社团建设,让他们进行更加专业系统的学习,帮助他们寻找比赛的机会,在比赛的前期,对他们进行集中训练,让科技成为他们的特长。

科技团队还开展了学生自主社团,孩子开始自己当家做主,老师只是提供空间、技术、材料的支持,将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学生需要自主筹备社团活动,确定活动主题、人员,制定社团规则,从而形成了新的教与学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形成自主探索团队,从体验中收获知识。

 

为了保护好学生内心对科技热情的小火苗,让更多的学生能体验科技,学校开创了科技微课程,科技组从2019年11月开始每周在校园定期举办一次科技体验小活动。截至目前,学校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科技小活动,分别是“纸飞机奥运五环靶标赛”“橡皮筋动力小车”“纸桥承重”。科技活动的大门面向全体学生打开,只要喜欢科技,肯动脑筋就有机会来参加。同时,科技组设置了“问题收纳箱”,让学生们发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体验,去思考,去感受,在此过程中他们懂得了责任,更加有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学校利用孩子们居家学习的时机,创新开展了“创意空间”科技模块,每周通过学校的官微推送一次体验任务。“创意空间”的最初开展形式是科技老师录制微课发布在官微上,老师做“主播”,让学生模仿体验学习。随着学生对此模块的学习兴趣很大,甚至有的学生开始自己录制科学小实验发给老师,学校便让学生当“主播”,全新的角色体验让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并积极与同学交流互动。后来,学校采用综合任务驱动,用“云·成长博物馆”记录学生的成长。科技团队老师还给学生设计任务单让学生自己探究,开展了《寻找硬“盒”创意家》《放飞春天-风筝制作》《魔法搭建工程师》《神奇的清洁剂》《科普无人驾驶技术》《揭秘3D打印》任务单探究学习项目。“创意空间”对于每一次参与进来的孩子都会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关键体验,让孩子从“小老师”“小主播”的角色中锻炼得更有责任心、进取心、同理心,也更有担当、更加勇敢、更加自信。线上科技教育摆脱了科技教育对空间和人力的限制,成为学校办好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这些课程在不同层面实践着中关村三小的“大课程观”,从让所有孩子都有学习人工智能的机会发展成孩子们的兴趣、特长甚至是“自己的事”“家常便饭”,在不同维度破解着骨感的现实条件与学生们对科技的无限憧憬之间的矛盾。


空间升级,让空间蕴含教育的力量



2018年6月,“AI+梦想空间”实验室落地;2019年3月,楼道空间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据介绍,2020年5月,学校楼道空间正进行再次的升级,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问题探究营的互动空间、学生成果展示空间、学生成长瞬间结合,让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清晰可见。并在空间中融入项目式学习管理过程,从项目全周期记录到项目成果展示,让进入此空间的学生、老师很快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这样的空间改造不仅可以使空间变得有灵气,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工智能课程,为项目课程研发起到撬动作用。从大的课程结构的摸索,到一节节课的设计,我们试图实践无处不是课堂的理念。”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张文峰校长言语中透出对人工智能课程的无限期冀。

“在感慨‘空间有限’不得解时,我们想到了学习的空间理应是儿童足迹所至。”中关村三小3D打印课程教师张子叶向记者说道。为了尽可能实现空间延展、空间影响儿童学习,学校从传统的教室到“AI+梦想空间”实验室的落地,再从梦想空间等特色功能教室延伸到楼道的自主社团及校园的其他地方,一次次的升级与探索,打破传统课堂空间样态,让空间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让空间蕴含教育的力量。


“跨界”教师团队,让儿童与人工智能最美遇见

“人工智能,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对教师而言,同样陌生。”课程部主任、航模课程王东老师感慨道,“有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有了相关的装备,更需要有人工智能课程教师,这样才能实现儿童与人工智能的最美遇见。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学校里没有,怎么办?与其等待,不如自己创造。就这样,一支从各个部门跨界而来的人工智能教师团队吹响了‘集结号’。”


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这支人工智能教师团队是从各个部门跨界而来的,有的是电教修理工,有的是财务老师……起初大部分老师“有过迷茫无措,不知道如何做,怎么做”,也没有完整而成熟的课程体系,但他们对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教育有着无限的想象、坚定的信念、勇敢的实践,正如科技探究课程高常宇老师说的“慢慢去了解,去尝试,从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方法,也是收获很多,让我在学科中得以成长。没有路,那就做开路者,做一颗小石子,尽我所能”。

“人工智能课程在中小学开展,对于老师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这样高大上的技术性课程在一所县城小学,面临孩子们接触较少、硬件设施匮乏、专业教师稀缺的状况将如何以更适合的方式开展?又要如何定位课程目标?我们边上课边寻找着答案。”编程课程郭双老师回忆道,“在上课的过程中慢慢确定方向,是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打破了‘先天不足’学习条件……以好奇心撬动学习动力,让孩子们自主而真实的学习,这也是我的初级目标。”

的确,为了学生在人工智能学习方面一点一滴的成长,这支跨界人工智能教师团队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这是面向未来雄安不可回避的主题,更是未来的雄安公民在这座未来的“智慧之城”生活的需要。

在近三年的探索实践道路上,有风雨,有泥泞,但学校师生们与人工智能碰撞时产生的火花,让这条坎坷崎岖之路,有了温度,有了生命,有了不断向上生长的力量。孩子们在科技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保定赛区)一等奖、河北省第二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二等奖、北京市中小学生航空航天模型比赛项目一等奖、第十届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一等奖、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二等奖……获奖人次96人次。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们能够以不同的途径走近科技、走近人工智能,能够有机会在常态课程中走进科技、走进人工智能,让丰富、立体的课程架构,滋养学生们触摸人工智能的需求、想象力与能力。

(文/陈希  图片由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提供)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