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王建华:立足课程  科学育人

发布时间:2021-02-03 09:31:18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王建华 | 责任编辑:

2020年,又是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年份,揭开新年序幕,我和全校师生携手,同全国人民一道走过寒冬,迎来一个格外珍贵的春天。其间,我们变得更懂科学,更讲团结,更愿奉献,更为坚定。无论是疫情之中的“停课不停学”,还是春暖花开后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抑或是重新回归常态校园生活,以及年末阶段集中的外出观摩、学习,我始终在深入思考,在努力求索,在积累、总结。这一轮的四季更迭中,我在不断收获,不断丰盈。

 

 

课堂——课程建设的主阵地

 

 

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课程建设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基础教育育人目标从双基、三维目标升级为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升级,给学校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学校课程供给如何转型升级、学生学习方式如何丰富多元、学生素养发展水平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环境如何满足需求、教研服务供给如何及时有效……

 

 

顺应核心素养之下学习方式的变革趋势,我们找到了路径:学校层面,我们始终坚信:教学模式只是一种理念、一个路标、一个努力的方向,学校要不忘原来、吸纳外来、走向未来。

 

 

课堂的着眼点是学生,我们便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来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课堂的着力点是教师,我们带领教师“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从多元化自主选择双师教学、差异势能教育、翻转课堂、三导四学五课型四种教学模式逐步向集中的成熟的三导四学五课型教学模式递进。学校通过“自下而上、典型示范,成果引领”的方式,让参与改革的教师从内心层面真心真正去实施改革;通过成果汇报、经验交流、课堂竞赛等方式推动课改进程的同时引领更多的教师跟上学校改革的步伐。几年的改革与实践,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激励教师在课堂上发挥激励、引领、点拨、协助作用的“三导四学五课型”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实现了教与学的最高效益,打造出了向上、团结、独立、协作的课堂文化,培养了学生倾听、阅读、交流、思维、实践的能力。

 

 

“五育”——课程建设的主渠道

 

 

五育与课程建设实现科学、全面、深入、系统的同向同轨,才能更好发挥出全方位、全学科、全过程的育人功能。

作为五育重要内容的课程思政,为课程建设指引了正确方向。五育进程中,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做到课程科科传递、教师人人育人,让学校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真正的“走心”又“入心”。

 

 

全员导师制为课程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全员导师制的逐步推进,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管理对象更加精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考核评价机制为课程建设提供了保障。学校通过有谱学情分析、三参数等常规化手段对教师五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则尝试使用能驱动学习的数据采集、分析、报告系统,使用认知分析与五育工作科学整合加以综合评价。

 

 

启示——课程建设的新收获

 

 

课程建设中,学校收获了经验、收获了成长、收获了力量、收获了希望。总结与梳理几年的思考与实践,有几点启示与同仁分享:

 

 

首先,课程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绝对不能功利,否则就会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获得那点暂时的利益和表面的浮华,失去的却是学生灵动的生命和张扬的个性;而教师更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成就,不会享受教育的诗意和智慧的快乐。其次,改变教师观念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但的确花费了他们不少的心血,他们中的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去探索新的东西。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当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就不必再做硬性的规定了,即使让老教师再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再次,课程建设应强化三个着力点:一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将思想教育、精神激励生活化与体验化,使之成为学生努力拼搏、追求卓越的永恒动力;二是科学管理的一丝不苟与人文关怀的丝丝入扣相结合,使教师的爱心、职业尊严与学生的责任及理想追求交织成生命的乐章;三是常规教学和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切实有效、社团及班级活动的丰富多样,使乐观精神、成功体验、阳刚气质融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生命发展之中,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和广大师生的文化自觉及生命自觉。

另外,课程建设要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一要关注教学视角的转变,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真实获得,尊重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积累和个性化发展;二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三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课程改革对学生素养的要求;四要关注把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优秀文化融入课堂。教育的原点是育人,好的教育就是好的教师加上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和增长点;要引导教师由敬业而乐业。要将自己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紧密相连,将自己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有机结合,将自己的成功与学校的成功融为一体。

 

每一所优秀学校都有它的性格和精神,一所好学校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拥有的气氛和它代表的一种精神,以及它对这种精神的凝聚力。在追求优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的课程建设汇聚起了全校师生的磅礴力量,我们共同学习、思考、实践、改革……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育经验在逐步提升和完善,这一切也将会促使学校性格和精神的进一步形成与彰显。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发展、新任务,我们愿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继续仰望星空,阔步前行。

(作者系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十二中学校长王建华)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