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关村三小第九届“大家论坛”领跑新学期

发布时间:2021-03-01 14:28:12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责任编辑:

2月28日,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全体老师迎来了第九届“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想解决老师们想解决、可改善、可实现的真实问题,一起让“大家三小”变得更好。老师们身边的故事、教学的案例、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对职业生涯的期冀与困惑、对家校关系的探索、对新时代学生的认识……这些与学校、与孩子、与自己有关的事儿,都得以在“大家论坛”上讨论,十个论坛同开,与专家学者一起,进行观点交锋、经验分享、寻找方向、探索办法。 

 

辩论赛:在孩子的成长中,谁更重要?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到底谁更重要?


这个辩论赛由两位老师和三位家长组成的正方,与三位老师和两位家长组成的反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家长代表们现场“围观”,非常火热。 

正方:“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教育出一个孩子,可以教育出一个民族的孩子吗?”

反方:“这个观点建立在中国只有一个家庭的基础上,事实上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辐射更广,范围更大。” 

正方:“既然家庭教育这么重要,郭德纲为什么不收自己儿子为徒?”

反方:“郭麒麟的优秀,难道没有郭德纲的功劳吗?功劳只属于于谦吗?”

反方:“孩子来学校前是一张白纸吗?老师是不是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是不是第一时间想的是找家长?!” 

正方:“家长也有很多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找老师啊!”

正方:“早在尧舜时期,就有了学校教育的雏形。要想让孩子更适应将来社会,所有的家长都应在适龄的时候把孩子送进学校。” 

反方:“尧舜再早没有猴子早,人类是从猴子进化来的,从猴子的时候,猴子爸爸就要教猴子娃娃怎么去采果子、怎么去打猎。人类整个文明是家庭教育在驱动着社会的发展”。

现场的老师和家长们,在彼此的思维和语言的碰撞中,不断思索家校教育之间的边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专家刘卫兵在点评中表示,虽然这个论题是个伪命题,但是促使家校双方思索教育的分工。现代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捆绑在一起的,不能单打独斗,协同努力才利于孩子向上向善。中国教科院专家于发友也表示,教师是孩子成长中的领路人,家长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家长和学校应该主动担当,精准育人。

 

工作坊:走出“告状+提要求”的家校沟通路径依赖



好的家校关系,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近百名家长,家校沟通该如何做? 

在工作坊上,老师们观看情景剧,分享跨领域沟通视频,进行合作探究,进而模拟表演,进而形成了家校沟通的不同策略——快乐沟通、“五心”沟通、SHHP沟通、智慧沟通等有效策略。

北师大专家张东娇老师在点评中,从教师语言的分类角度,提示老师们应该注意沟通中的语言技巧,同时也从工作方法角度给予了老师们深切的希望——工作专业化、经验结构化、成果可见化。

工作坊:低年段项目学习,如何真实地开展?



每周二下午的项目学习,探究和解决项目问题已是常态,但孩子们的年龄不同,如何在重视兴趣的同时,挖掘更多属于低年段孩子的项目。结合儿童的兴趣、真实世界需求还有学科能力,现场老师们共同讨论、创造了一版低年段的项目灵感清单。

教育与学习设计研究者李茂老师说,这些年一直跟着三小的老师一起研究项目学习,我自己收获很大,关于项目学习的极简模型,就是三个字“做中学”。

“做”就是教师解决的问题,今天形成的项目库灵感清单,解决了项目学习中究竟让学生做什么的困惑,以往项目论证时,论证团队老师最头疼的就是设计的项目是否真的是学生喜欢的?论坛打开了老师们的思路。 

“学”就是学校学生的发展目标。项目学习一定是要有清晰的目标意识,老师带着学生做这些事不是低水平的陪玩,而是希望学生实现一些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但是过程一定不是直接给予,不是灌输式的。

“中”是要建立“做”和“学”这两个之间的通道,使学习目标能够真正实现。在一个项目学习中做一件事情,需要将学习的历程、经历、体验设计出来,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这就是下一步我们要去解决的。

圆桌会议:新时代,老师如何系统备课?


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老师的工作。论坛上,老师们共同探索系统备课的解决方案。

北京教育学院专家张丹老师表示,系统备课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系统的思维进行整体设计。具体体现在新情境下解决复杂问题的意识、方法与能力。素养的形成靠的是经验与迁移,这一切都不是教师教会学生的,而是要学生在大任务的深度探究中,举一反三、厚积薄发当中悟出来的。就学科而言,要有综合性思维,加强集体备课。

圆桌会议:班组群教师合力育人的机制


“大家三小”班组群的“三室一厅”中,七八位导师每天都上演着合力育人的故事,如何为合力育人找到长久发展的动力机制?

来自北师大的专家赵树贤老师和老师们一起进行观点碰撞,大家认为,组建班组群是为了构建安全的群组氛围,只有安全的环境,教师才能对工作形成主观能动性,及时补位。同时,班组群在设计活动时,要先考虑到教师的需求,这是设计活动的“根”,之后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去改变活动设计,这是活动的“引”,从而达到真实的学习。

分享台:不一样的娃儿,多样的读懂


 

 

离开童年太久的我们,习惯了让孩子要听大人的话,却容易忽视孩子真实需要和内心声音。上课发出怪声音,也许是为了引起关注;经常不交作业,也许是真的写不出来……

北师大专家边玉芳老师一起倾听了郑剑英、郭凤娟、左莉莉、吴晓清、林静、李君、杨霞7位老师讲述了他们与孩子的故事。她认为,当老师读懂了孩子,才会拥有面对学生问题时的接纳,当老师读懂了孩子,才能针对特殊孩子提供更科学普遍的方法,帮助孩子成长。

分享台:真实的学习案例分享


如何让真实的学习不沦为“饭后甜点”,如何让跨学科不再是多学科的叠加,如何让学生的体验成为学习有效发生的评价关键……在这个论坛中,王永梅、谢鹂云、张晓婷、李爽、汪海霞、王冬燕、吴建新用7个故事与老师一起探讨真实的学习的内涵。

论坛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表示,每次论坛的主题都很前沿也是热点。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推进剂,孩子们要有能力成为2035年的顶梁柱,所以教学方式的多样、丰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老师的职责所在。真实的学习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果。

分享台:“管”学生的招法:从术(技巧)到道(信念)的提升


 

 

面对10后的新生代,“管”学生还有用吗?师生关系从术到道的提升,一定困扰着很多老师。刘玲、朱秀丽、徐伟伟、崔杰、张敏、李青、贾志娟、杨贺8位老师分享了各自的故事,涉及班级管理、师生关系以及儿童心理,探索术与道。

教育部“国培计划”的专家沙培宁总结说,“道”是理念、信念,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术”是方式、方法,是工具。“道”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道”决定“术”,“术”的合理性、科学性要由“道”来衡量。工具的合理性取决于价值的合理性,价值比智慧更重要。

分享台:劳动教育,怎么“动”?

劳动教育源于生活,更需要融于生活。

 

校园中也有很多“烟火气”,比如不畏寒暑按时值日的校园志愿者,教室里热火朝天的大扫除……论坛中,胡艳华、刘瑶、任云晖、苑晨颖、胡婧5位老师和大家一起解锁劳动教育中让孩子们“动”起来的奥秘。

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吴颖慧院长表示,劳动教育还在探索中,以生活劳动为主。她建议可以把劳动教育主题化,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分享台:积极的班级文化氛围建设,我这样做……

是什么让孩子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再快快乐乐地回家?

 

老师们希望建立一种积极的班级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自在而放松,让每一个孩子都自信而从容,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善意与友谊。宋慧娟、尤丽娟、袁英、刘焕荣、孙文浩5位老师分享了各自“开放的、包容的、积极的”班级生活,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教师报专家康丽在点评中表示,老师要持续阅读和写作,读是输入的过程,写是输出的过程。老师也要当好杂家,当好专家,记录下这些案例,也会锻炼教师的反思意识。

据悉,今年的“大家论坛”还将总论坛改为了校中校专场。每个校中校选择分论坛中,与本校中校日常工作及未来发展最相关的主题,进行专场讨论,不但分享收获,还结合下学期的工作,梳理实施路径,形成闭环,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