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生命对话课堂:让生命真实“在场”

发布时间:2021-06-24 11:10:15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金妮 苏飞飞 | 责任编辑: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生命对话课堂”侧记

“我们组抓住的细节是: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这是一处环境描写,从震耳欲聋可以看出母亲的工作环境噪音极大,极其恶劣,请大家用着重符号划出关键词,并进行批注。”

“雄鹰组,你们好,我们组有补充:大家想象一下,母亲从进入工厂到离开工厂,十几个小时,这震耳欲聋的噪音一刻都没有停息过,这是何等的煎熬啊!”

“我还发现了一处细节……”

这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它如同吸铁石般深深吸引了我,四人小组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自信而又大方地侃侃而谈,底下的同伴或倾听、或勾画批注、或补充、或争执……当一个小组汇报完毕,无须指派,学生“接力”自由言说,或补充质疑,或反思评价。学生举止彬彬有礼,言谈有理有据。老师则站在一侧,面带赏识微笑地注视着这些神采飞扬的孩子们。课堂时而静悄悄,那是孩子们在倾听与思考;时而扣人心弦,那是孩子们在各抒己见、碰撞交流;时而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课堂已然成了孩子们的主场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丰盈而又灵动!


校长宫海燕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导致学困生逐年增多。课堂上“学困生”为逃避责罚,“假装学习”;中等生”好记忆、不质疑、怕挑战,多采取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的学习方式,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学生整体创造力低下,学业成就和个人幸福感普遍不高。教师讲得累,学生接受困难,整体学习效率低下。这种“线性的”“碎片化”“浅表性”的课堂学习未引起儿童和教师的生命共振,也未达成深度学习要求的“全身心投入”状态,学生情感不在线,心灵没打开,回避思维挑战,表现为“生命”不在场的学习状态。这些发现引发了我们对课堂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儿童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在课堂上绽放,才是学科立人的最高追求。要实现学科立人,就要观照每一个生命的成长,经由课堂生活中丰富而又深刻的对话与思考,引领每个生命走向人格完满、能力综合和人生幸福,走向核心素养。对此,学校经历了3年的探索,形成了独特的理解和实践路径,构建了“生命对话”的课堂。

——生命对话,让课堂彰显生命的灵动

这节课,笔者深入“阳光组”进行了观察,一个叫佳瑶的女生吸引了我的注意,显然,这是个缺乏自信的女孩,相比较而言,同组李然嗓门大,正在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发现,佳瑶更多是在倾听别人的发言,很认真地倾听,组长询问她时,她欲言又止,仿佛若有所思又有所困惑,我以为像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安静地待在被遗忘的角落,没想到最后汇总观点时,她却主动提出“褐色的口罩”这一细节,令同伴们眼前一亮,不约而同地为她的发现鼓掌!看来,在平等互助的对话交流中,相对弱势的同学也会慢慢找到自信,相信持续不断的同伴鼓励一定会改变她的精神面貌。

课间,执教本节课的王莉老师激动地对我讲述了“生命对话课堂”下孩子们的改变: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每次提出问题举手回答的孩子寥寥无几,他们眼里是迷茫或害怕,举手的孩子回答的问题要么是无关痛痒、浮于表面的答案,要么是两三个字,连一句话都说不完整。学生的思想被各种束缚,禁锢,他们不愿去思考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后来,宫校长带领大家改变了教学模式,开始尝试“生命对话课堂”下的深度教学:教学设计采取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逆向设计”,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开展教学活动。以学习单和思维工具为支架,打通课前预学、课中展学和课后延学三个阶段,让学习过程可视化。课堂结构采取“大板块三段式”,每个活动都有清晰的学习任务,都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享表达。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围绕挑战性的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基于儿童可以理解的真实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通过任务型学习,促进问题解决。让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连接、经验连接、已有的知识背景连接,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这一改变,让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表达的精彩。课堂上,教师不再关注细枝末节的形式,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课堂变得更加和谐,师生间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创生出了一种情感撞击后心灵的开阔与敞放;教师不再追求自己讲得是否系统、精彩,而是追求全体学生的主动学习,致力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教师也不再在意学生在知识上一时掌握的多与少,而是追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致力于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教师的放手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相互质疑、补充和辩论中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究学习,具备了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开始大胆地向教材发出挑战,走向学习的深度。本册很多课文的学习都是学生自主合作完成的,教师成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观察者、倾听者、参与者、发现者、期待者。这种生命对话的课堂,让孩子突破了束缚,每个人都积极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学习成果展示的机会,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的期待中自觉地投入积极的学习之中,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点化润泽了每一个孩子。

南校区王晓妮副校长补充道:“生命对话”体现在“情感与动机领域”的全身心投入状态,和由良好的学习体验而获得的自我接纳、自控与生命成长的快乐;体现在“认知领域”的高阶思维与问题解决的难度,和由挑战性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动机、情感);体现在“社会领域”与他人协同互动的高质量,和由此产生的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情感)。为此,学校确定了“生命对话”的课堂愿景:让每一名学生在生命对话的课堂中感受到“伙伴好有爱(社会性领域)!”“学习好愉快(动机情感领域)!”“自己好聪明(认知领域)!”

在烟开实小的所见所闻让笔者想起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的一句话:“教育所要做的事可以放在三个相贯通的层次去理解,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润泽生命。”烟开实小的教育不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生命在场”中点化润泽生命吗?


——生命对话课堂,生命真实在场的课堂新生态

越深入这所学校,越为老师们的教育情怀所感动。学校主管教学的金妮副校长谈起“生命对话”的课堂教学实践,如数家珍:学校实践“生命对话”的课堂教学的三年里,学生认知、情感和社会性三个维度的素养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获得知识意义、建立学科思想、发展学科能力、丰富学科经验的基础上,经由深刻对话,形成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教师的深度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智慧和课程理解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校形成了“合作学习”的课堂文化。合作学习作为推动“生命对话”的核心策略之一,它既是教学方式,又是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探究为中心。我们努力营造合宜地的物理空间(小组围坐)、心理氛围(平等、民主、安全、互赖、倾听的关系)、建构共同体文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的技能,通过异质分组、个人与小组责任、社会技能、相互依赖、小组反思和思维工具撬动,促进每个孩子与生活、与教学内容、与自我、与同伴、与教师深度对话,在多感官、全身心参与中,学会表达、倾听、思考、辩论和互助。

课堂由“三维”目标教学实践经验的传统课堂转向了能力和素养为上,追求整体育人价值的深度学习课堂。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儿童观、知识观、价值观、教学观和过程观重建,从学生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转向了重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学科独特的认识方式和路径、学科经验与价值观获得。学生喜欢学习,自控能力、善于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课堂呈现出热情、宁静、深刻、思辨、真情流淌、互惠互助的新生态。

佐藤学教授说:“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倾听的、一起学习的。”烟开实小的老师们带领学生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在这个浮躁的追求效率的大环境下能够潜心研究、回归教育的本真、尊重生命的价值,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影子!

(文、图/金妮 苏飞飞)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