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嵌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时间:2021-09-16 10:08:34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金妮 | 责任编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汉字、诗词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文化价值,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家园。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结合年级段特点,挖掘传统文化要素,分学段研发教材,使学习内容系统化、规范化,编写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心智发展特点的教材,使学生在诵读讲写中涵养美德。

一、在内容上进行科学选择

一二年级段结合识字教学嵌入对汉字的追根溯源,科学解读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三年级段嵌入诗歌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品悟语言的能力;四五年级段嵌入小古文教学,厚实文化底蕴,涵养品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得到螺旋式提升。

字之初——汉字寻根课程(一二年级)

理念:围绕训诂、音韵和文字三个核心,透彻理解汉字本义,感受汉字魅力,体悟中华文化蕴含的智慧,克服把汉字视作符号进行单一的识字教育的弊端。

内容:选择契合一二年级语文课程的132个汉字,按照“天、地、人、社会、动物、植物”的脉络,对132个汉字进行单元编排,设置“字之初—语言教育、字之义—情感教育、字之育—文化教育、字之美—审美教育”四个板块,对汉字进行科学解读和认识。

诗之美——诗词吟诵、创作和应用课程(三年级)

理念:借助诗词的语言形式,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克服将诗歌单纯作为文学形式解读的弊端,挖掘诗歌教育教化功能。

内容:根据课标要求,从《唐诗三百首》《宋词》《千家诗》等经典读本中,精选18首经典古诗词,以此为依托,拓展阅读40首古诗词,按照“写景、咏物、生命、人际情怀、咏史立志”的认知和情感规律,进行单元编排,设置“诗语—语言教育、诗情—情感教育、诗心—审美教育、诗道—文化教育”四个板块,多角度感受诗词之美。

文之德——古文经典中的德育渗透课程(四五年级)

理念:精选学习材料,注重综合性、整体性,科学性,避免碎片化、形式化,将健全人格的塑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内容:从《声律启蒙》《幼学琼林》《诸子百家》等经典中,选取人物、故事、成语等相关材料,内容覆盖经、史、子、集,贯穿文、史、哲。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为主题进行单元编排,设置“文言情—经典导读、文言志—品格修养、文修身—精神传承、文养德—情境体验”四个板块,促进文化传承,品格塑造。

二、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改变“诵读天下”的固有模式,采用吟诵、表演、说文解字、诗词创作,古文品鉴、诗文插画、诗歌会、经典演绎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研究,激发学生兴趣。多样化课型将“知识”和“文化”融合,既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又让学生乐学趣学。

低年级的汉字寻根课、诵读课、故事引领课、表演课、应用课等,对汉字追根溯源,在尊重汉字字理基础上,科学地解读汉字,将汉字起源规律与儿童的认知规律叠合一致,先整体认知字形,再解释字意,最后认读字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中年级的诵读课、品悟课、歌诗课、诗书画课、仿写课、表演课、应用课等,立足于诗歌的内在质素(诗体、语词、句法、音律、形象),多角度引领学生探索文字所蕴含的自然、科学、艺术、生活、传统、文化等,感悟文字背后的人文精神,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情感、文化能力,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高年级的诵读课、品悟课、故事引领课、仿写课、表演课、人物品鉴课、人物品评课、应用课等,引领学生多视角探索古文经典中渗透的“诚信”“孝道”“感恩”“团圆”“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的思想,在解读古文的文化思想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养,弘扬社会正气。 

传统文化教育嵌入语文课程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也使学生的家国情怀、感恩孝敬、勤奋宽容、礼仪担当等优秀品质获得了成长,同时厚实了教师的文学底蕴,教师自身文化素养、课程意识与研究能力得到了提升。如今,学校数学、科学、安全、音体美课中也开始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比如,数学老师在《年月日》一课中巧妙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科学老师在教学中渗透“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理念。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焕发勃勃生机。


(作者系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金妮)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