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印发啦

发布时间:2021-09-24 13:38:57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责任编辑:

日前,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健全家校共育机制,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制定并印发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了解学生居家时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情况,建立良好家校关系,促进家校共育,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现就加强广东省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以下简称“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学生得发展、教师强素质、学校树形象的总体要求,常态化、多元化、精准化开展家访工作,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健全家校共建的良性互动沟通机制,不断凝聚育人合力,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家访目的


通过加强家校合作、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建立家校沟通的良性机制,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环境。具体包括:


(一)了解学生家庭成长环境


(二)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


(三)协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养方式


(四)增进家长理解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理念与方式


三、基本原则


(一)育人为本原则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准则,做好家访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尊重学生人格,坚持正面鼓励,平等诚恳沟通,力谋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灵活多样原则


充分尊重家长意愿,在家访的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和家长协商一致。按照普遍家访与重点家访相结合、随机家访与定期家访相结合、线下家访与线上家访相结合、入户家访和家长到校家访相结合的思路,积极探索以家访为课题的研究式家访,灵活多样地开展家访活动。


(三)科学有效原则


要以解决问题、见到成效为导向,形成策划、准备、访问、反思、改进等不断循环的完备家访流程,使得家访活动取得实效。 


四、家访流程


(一)家访前的准备


*五类家庭即特殊家庭(特困、孤儿、病残、单亲、留守、外工、再婚、变故等);心理异常的学生家庭(抑郁、情绪不稳定、性格孤僻等);行为异常的学生家庭(谈恋爱、痴迷网络、沉迷游戏、人际关系交往障碍等);在学习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家庭(学困生、待优生、偏科生等);涉外家庭(语言沟通不畅、生活不习惯等)。


(二)家访进行时



(三)家访后总结



五、家访效果


(一)“八必进”


教育方针政策进家庭,学校办学思路举措进家庭,学科教学特色进家庭,班级管理措施进家庭,学生问题解决方案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二)“十明白”


学生明白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明白学生在校表现,家长明白任课教师状况,家长明白班级管理现状,家长明白学校教育改革举措;教师明白学生家庭环境,教师明白家长对孩子的期许,教师明白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建议;学校明白学生的家庭状况,学校明白家长意见和建议。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将其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家访制度,将家访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安排,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二)培育家访队伍


学校建立以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为主体、班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家访工作队伍,着力家访培训指导,组织重点学生问题解决方案的集体研讨,发挥家访教师和家访团队的共同力量。


(三)强化考核评价


各级教育部门、各中小学校要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工作清单,将教师家访工作计入工作量,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建立家访长效机制。


(四)严肃家访纪律


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家访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借家访之名接受家长红包、有价卡券、礼品和宴请,严禁泄露学生及其家庭隐私,不宣传封建迷信思想和散布违背党和国家政策的言论,不准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家访中树立良好形象。


(五)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教育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家访工作的重要意义、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引导广大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成长,吸引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