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聚焦教师发展领导力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15 15:45:07 | 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 作者:杨宝三 张秀凤 | 责任编辑:

学校要加快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治学理念。先进的治学理念想要落地生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更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教书育人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初级中学现有学生1025人,教师79人,一线教师77人,平均年龄33岁,24个教学班。面对学校年轻教师比例高、工作经验不足、努力方向不够明确、个体发展差异较大、数理化学科薄弱且缺少带头人等问题,如何快速建设一支优质而稳定的教师队伍,激发办学活力,追求教育品质,成为四中学校管理的重点工作。基于校情,学校提出了“修身·达人”的品牌队伍建设思路。

关于修身,《大学》里有一段论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一直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这是有道理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是崇德修身。关于达人,承接“修身”,既包含立身、做人,还包含修己达人。《论语》有言:“修己以安人”,强调的是通过修己来实现“安人”,即扶持人,影响人,造就人。身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修己达人,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只有做到“齐家、修身、正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明德,这也与学校三支队伍的品牌建设理念一脉相承,融为一体:即家庭教育品牌:齐家·树人;队伍建设品牌:修身·达人;学生发展品牌:正心·成人。

基于“修身·达人”的品牌队伍建设,学校研判自身的优势与弱势,学校制定了“1357”即“一个核心、三支队伍、五大工程,七条路径”四中特色队伍建设模式,紧紧围绕师德建设这一核心,同步推进三梯次队伍建设,整体实施五大教研工程,通过七条途径落实教学管理,确保队伍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个核心”引领内涵发展

“一个核心”即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是队伍建设的核心。传道授业解惑,需要的是“传正道,授正业”的老师。因此,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来抓,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对教师的师德进行细化要求,每学期进行师德评比,加以表彰和宣传。组建了以党员干部和思政课教师为核心的6人宣讲团,在定期集中收看教育部曝光的教师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的同时,围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惩戒新规》等主题,精选出《教师的启示》《爱的教育》等有关讲述师德的感人小故事穿插其中,通过多场有针对性的授课,全面普及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应法律法规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真正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行政能力,树立教师的底线思维,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同时,通过“烛心筑梦,青春引路”的党建品牌建设,铸造师魂。党员教师代表在教师群体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在家访工作中,党员教师更是带头深入学生家中,并制作了《家访的路》感人小视频,他们时刻留意以自己的人格气力,感染普通教师,感染每个学生,感染每位家长。

“三支队伍”培育匠心精神

1.名师队伍引领。学校成立了张秀凤、杨青、曲娟、邢文姬、王延旭老师主持的五个名师工作室,主要以“内成长,外引领”的模式开展活动。建立起了“专家引领、学科联动、项目学习、团队打造、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与常规的同学科参与工作室活动不同,每个名师工作室都由1-3个不同学科联合组成,由工作室主持人牵头,以项目组联动的形式开展项目活动。自成立起,各工作室结合学科实际,确立项目任务,多次开展有高度有创新性的教学研究活动。

2.骨干教师带动。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大多数中的优秀者。学校予以骨干教师充分的信任、重用和培养,安排骨干教师在学校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担任本学科的教学带头人,发挥他们对本学科的辐射引领作用;安排骨干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推荐骨干教师成为区、市级学科带头人,进入区后备干部人才库,帮助他们成为管理型人才,逐步成为有区域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帮助他们从优秀走向卓越。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这种年轻化态势,为学校为数众多的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起到了良好带动作用,也给学校管理工作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3.青年教师站稳。青年教师才出校门,即上讲台,学校首先考虑的就是帮助他们快速站稳讲台。学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脑袋尖,二是屁股圆。脑袋尖是能钻进去;屁股圆是能坐得住,沉得下心。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总体思路是激励、培训与师徒结对,使青年教师学到先进的理念,习得科学的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踏踏实实打好基本功,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

“五大工程”提升业务能力


1.青蓝工程。以“培育新生力量,促进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教学基本功为培养重点,对于刚走上岗位或经验较浅的年轻教师,通过一对一师徒结对制,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发挥帮、传、带作用,手把手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教育理想,端正专业态度,进行职业规划,树立教科研意识,学会学习与反思,尽快适应岗位,融入团结奋进的四中教师队伍。

2.砺剑工程。以“锤炼基本功,培育中坚力量”为目标,通过开展和积极参与优质课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以及安排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学科教研组长,引导青年教师磨砺教学基本功,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及课题研究,提高教科研能力和人才竞争力,不断充实骨干教师梯队。

3.强基工程。以“提高专业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完成”七个一“活动,即“读一本课改专著,参与一个课题研究,上好一堂研讨课,撰写一堂课例,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做一次教学专题发言,命制一份符合新课改试卷”。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反思提升,在不断积累丰富的教育智慧中,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有情人,在追求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基本素养的提升。同时鼓励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通过教学大比武、课程资源制作等活动,强化教师整体教育教学基本能力。

4.书香工程。“书入”教育智慧,“书出”教育人生,书香飘溢的校园才会有内涵、有发展。北大钱理群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本领恐慌多与懒惰有关,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我们推进教师读书计划,学校统一购买教育教学专著,每位教师每学期必读两本教育专著,要求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感悟,学校定期举行了两届“明德”读书交流活动,督促教师通过阅读提高思想境界和教育教学水平。

5.创新工程。一个校长重视数据价值,善于使用数据、挖掘数据所隐含的育人规律,从而赋能教师、赋能学校,让教学走向个性化、让教育治理走向科学化、精准化,这是未来学校变革的重要方向。学校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教学”新机制,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活动,开辟出“技术创新微管理”“技术创新微课堂”“技术创新微能力”三大专区,培养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五大工程”构成了以“1年站稳, 2年胜任,3年骨干,5年名师”为梯度的教师培养体系,旨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良、具备开拓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七条路径”夯实深耕细作

1.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一直是学校的主攻方向。真正的教育是由思维习惯和高级思维技能构成的。为全面提质增效,我校扎实推进课堂改革,深化“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捆绑评价机制”的研究,从备课到上课,紧紧围绕并积极落实“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教学评一致性”和“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题,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力和学习力,努力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习的评价具有目标的一体化。同时,本学期在语文学科率先启动了项目式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课堂改革促使教师加快了专业能力的提升。

2.实施推门听课。为了规范课堂教学,让优质课堂成为一种常态,学校采取不定期、不通知、不分年龄,不分学科的推门听课活动,真切感受原生态课堂教学,零距离地了解“教师教,学生学”的相关情况。采取“一听二看三评”的听课模式:听教学过程,了解教师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看教案,查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程亮点,防止教案课堂两层皮,甚至不备课就上课的情况;听课结束后,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艺术进行现场点评,在肯定授课教师亮点的同时,对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部分提出可行性建议,鼓励教师要注重提升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3.观评课双规制。优化观评课活动,施行现场观评课与平台晒课议课双规并行。现场观评课由名师工作室牵头,当天观课,当天评课,提高教研效率,保证观课质量;平台晒课议课由教研组长组织,线下观课,讲课视频当天上传企业微信“汇报”工作台进行平台晒课,线上评课。线上教研线下实践,解决了因课节冲突、时间不合适等带来的错过观课、无暇评课等现实问题,双管齐下培养教研反思能力,推动教师开放式成长。

4.打造智慧教学。智慧教育重在融合创新,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校不断加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在教师备课、自动组题和共享教学资源上下功夫。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型,对接五个资源平台,并实现各类信息化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多平台并驾齐驱,使各学科和课堂教学更实用、更高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课后作业、自动阅卷和数据分析,在课堂授课环节进行互动授课和作业讲解。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指导教师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教学。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还建立了作业管理工作制度,合理调控作业总量,把作业实施情况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体系。利用大数据,解决了传统作业讲评中针对性不强,把握度不高的主要问题,得失分率、易错知识点、纵向横向对比、班级学科发展变化等分析变得简单易行。大数据在作业设计中的评估与指导作用,为实施精准化作业布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5.创建学科资源。以企业微信教学平台为依托,创建教学资源库,主要从教学设计、课件、精选试题、备课素材、微课等内容入手,通过组内集体备课,采取专人管理、人人上传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学习的平台服务。学科资源的创建,为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师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也为各类信息技术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定期学术沙龙。认知影响选择,选择决定命运。看待问题的层次和角度,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基于此,通过教师“知行”沙龙,以“知”引领,定期组织教学经验交流、教育教学研讨、教学技能学习,课题研究报告,培养教师教科研意识;以“行”为实践,将研讨成果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

7.多元评价考核。修改教师考核制度,设置“教学质量”“常规工作”“师德师风”三个量化考核类别,制度化、人性化、规范化的多维度评价,突出考核的激励性、公平性与引导性,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遵循“明德至善求知尚能”校训,秉持“明德”理念,要求师生将德行放在首位,德才必须兼备;坚守“至善”思维,凡事要讲求极致,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创造“求知”环境,激发师生求知欲,用渊博的知识充实自己;执行“尚能”观点,注重能力培养,让每个师生得到全面发展。相信未来的日子,全体四中人一定会发扬“踏实肯干、永不服输、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努力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细、做实、做好,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更高发展,让四中的教育之花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为烟台开发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文/杨宝三 张秀凤,图片由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初级中学提供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中小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