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粹劳动之光 筑时代之梦

发布时间:2022-04-27 10:04:39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赵承红 侯翠翠 | 责任编辑: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中心小学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构建了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协作开展劳动教育,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体、以劳育美的作用,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小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学校新劳动教育课程基于“爱心与责任、思维与创造、个性与发展”三个纬度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日常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生产劳动教育课程发展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与发展。 

 

 

 

劳动教育与德育主题融合,为劳动教育课程铸魂

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将劳动教育常规和春节、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相融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动手包饺子、包粽子等劳动中体验节日与饮食、传统文化与劳动之间的关联,交流思想,共享劳动成果、分享劳动快乐。学校还将每月的德育主题,如“孝”“礼”“勤”“俭”都融入劳动教育中,以劳养德。在重大节日邀请企业劳动模范、万华科技人才等入校进行宣讲和指导,感受高科技劳动价值和工匠精神。

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完美结合,确保劳动活动真实发生

1.激发体验,探究学生家庭劳动参与度

 学校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将家庭劳动教育成为劳动赋能课程建设的第二主阵地。为提升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培育感恩意识,学校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设成“家庭劳动日”。一、二年级把家庭生活中可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部分与校内一日常规进行整合,根据讲卫生、会整理、知孝亲三个板块进行规划,侧重于习惯的形成;倡导校内外不剩饭、不剩菜、不挑食的节俭习惯。三、四、五年级把习惯体验升格为适当的体力劳动和技术劳动。鼓励学生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的进行劳动,如进行衣物洗涤、物品整理、卫生清洁、垃圾分类、做家常菜、面食制作等。以家庭烹饪的劳动教育为例,同学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将综合实践活动与道德与法治、德育活动、安全教育等多个学科、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简到繁进行家庭烹饪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对厨房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最后成了几乎无所不知的“小厨师”,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家庭劳动的参与度,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家长进校园——劳动智慧进课程

 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家长进课堂一日课堂体验活动,诚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代表,聘请他们担任临时教师授课,以劳动故事和家长体验课程,为孩子们呈现出一堂堂别开生面的精彩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不同岗位(家长体验课程主要包括胶东剪纸文化,非遗面塑课程,职业体验航空和消防等),了解职业特点,感悟劳动意义。

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劳动课程亮出新成果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劳动实践园约1100平方米地方,平整土地,划分区域,开展有特色的农耕课程,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田”,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样态。在实践园里学生和老师“小手拉大手”,为农耕园的建设出谋划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根据气候和时令节气,选择栽种了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等蔬菜,认真学习播种、插苗、浇水、施肥等经济作物的知识和技能。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在经历了春耕、夏长,看到自然生命生长的力量,实践园又呈现出一片收获的景象,收小麦、拔花生、掰玉米、摘石榴等等,学生在多样化的劳动实践中,品味农耕文化、亲历农耕体验。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的同时,进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图为赵承红校长指导学生劳动教育


学校以分年级细化劳动清单的方式,记录劳动过程、分享收获感悟,达到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情感、实现家校共育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诺书、年级任务清单、成长加油站、劳动纪念日档案、劳动素养评价、闪光荣誉榜几部分。注重过程激励,填空记录即可,便于操作。此外还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展示各班级相应时间段内额外完成劳动项目的记录及评价,以此鼓励学生突破清单、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自理自立能力,爱劳动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劳动评价多元化,激发劳动热情

为给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供方向和做法上的指导,记录学生劳动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学校设计了与劳动清单相配的评价方式和劳动评价手册,注重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将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纳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四感”:热爱劳动的仪式感、激发劳动的参与感、投入劳动的体验感、创造劳动的成就感,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放飞多彩梦想,成就出彩人生。 

今后学校将继续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而幸福地行走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平坦。正如达芬奇所说:“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在孩子的心里播下劳动的“种子”,让孩子的手里开出劳动的“花”儿来,希望通过这样的劳动教育,孩子们会明白: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劳动才是幸福的源泉。  

(文/赵承红 侯翠翠,图片由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中心小学提供)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