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04 13:12:07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原绿色 | 责任编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和“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给学校提出了新的命题,那就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家庭教育日益重要,需要学校和教师更多更大的专业帮助和支持。从一定程度上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对一生的发展是决定性的。为什么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接受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育,学生差别那么大?诚然有多种因素的作用,但家庭教育差别大应该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家庭状况的参差不齐,家长对孩子教育与要求的千差万别造成了孩子成长的千姿百态。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提高和发展,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教育问题。而事实上,很多家长不是不重视家庭教育,而是不懂教育,家庭教育有很多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多数时候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或者放任自流。作为教育行家里手的教师,又是熟悉孩子学习、性格和特长的重要他人,离家庭和孩子最近的专业人士,自然是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最合适的人选。

家校协同育人需要学校和教师对家长进行更丰富、更具体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学生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而作为教育学生主体的学校和老师,义不容辞承担起统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责任。虽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有分工,比如有人说“教书是学校,育人一定是家庭”,但事实上,教书育人是一个复合体,教师教书过程中就育了人,家庭对孩子的做人指导往往也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并不存在教书、育人的泾渭分明。学校和教师教书育人也好,家庭和家长生活育人也好,如果出现不和谐、分歧,甚至相抵触,都会给孩子造成“迷茫”或者“伤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家庭教育指导,是实现“教育合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校和教师就需要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指导家长,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方法、进程和学校同频共振,同步前进。

教育的自身发展越来越需要学校和教师对家教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度的参与。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看,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像传统教育那样按部就班学习书本知识的样态和功能越来越被冲击、淡化,而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走向成功人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越来越得到彰显,并占据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成为校园生活的新样态。立德树人的综合课程会更加开放、多元,更体现生活化和实践性,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给力,也就越来越需要教师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这些都是扎实抓好家庭教育的“信号灯”和“指挥棒”,正逐步把家庭教育这个过去学校和教师的“软任务”变成现在的“硬指标”。

近日,河南省人社厅、教育厅修订颁布《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价标准》,首次把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比如,明确高级教师评审条件之一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讲座,家校共育效果良好。教师每学年至少讲授过1次班级以上家校共育公开课,学生家长评价良好;校长(副校长)推进开办家长学校,本人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家校共育活动……”而正高级教师评审条件之一是“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校共育效果突出。教师每学年至少讲授家长学校公开课一次,家访成效显著;校长(副校长)办好家长学校,协同育人效果显著,每学年至少参加2次家校共育活动”。这种做法标志着家庭教育指导可能会逐步变成教师名正言顺的分内工作。

过去,学校也有家长学校和家长培训,家长会也有家教经验交流和指导,但没有形成应有的系统和状态,也缺乏应有的钢性的管理、考核、评价和督导。现在,河南把家教指导列入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实际上是抓住了评价的关键杠杆,肯定会给河南的学校和教师带来工作动力。相信河南的学校和教师会更加重视和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定会逐渐形成常规工作要求,学校则要根据工作要求列出具体的计划、时间表和实施路径,开设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逐步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逐步提升到和社会、家庭需要相适应的高水平层次。

(作者原绿色,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研究员,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智库专家)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