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思维型课堂:区域性整体推进课改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 2015-01-09 15:49:0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金至涛 | 责任编辑: 中小学频道

区域性整体推进课改,目前正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样的整体性改革,既要寻求理论的支撑,又要建立在各地各校课改的原有基础与行动经验之上,同时依据区情辩证分析,找准适用于本地的课改成功介质。

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立足区情,提出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本期,为您介绍该区整体推进二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构建与更新完善的过程,希望能为其他即将实施整体推进课改的区域提供有益思路与借鉴。

背景:沈河区初中“思维型课堂”的由来

当进入课改的第二个十年,我们更加冷静与理智地反思着课改的方向。此轮课改的意义在于解决课堂教学的瓶颈问题。而现在课堂教学最困扰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会学习、不提问题(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问题)、习惯养成和思维品质不够好等。所以,沈河区此轮课改力求将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促进学生会学乐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推进课改的过程作为研究“真”的问题、真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沈河区课改需要在一定高度上实施,区域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操作流程应该怎样呢?我们研究了全国知名课改学校、全国区域整体推进课改的成功范例,发现:各课改区或校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名称各异,但它们的理论基础和操作特点却大体相同,模式上基本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其操作流程与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课堂流程基本形似。抓住精髓之处临帖,可以少走弯路。

如何让学生思维走进课堂?目前,全国区域课改“途径与方法”中,“思维可视化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是一套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通过图示技术呈现出来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发展系统思考能力,实现一举多得,从而达到学习效能的倍增。

目前,沈河区也有部分中小学率先尝试,这套技术符合区情,符合“让思维走进课堂”的需要。任何改革成果,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因为所有改革经验都有需继续发展,深层突破的问题。因此不简单模仿,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区本化。

一、区域“思维型高效课堂”基本框架构建

(一)总体目标

创建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深化课改理念,积极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管理评价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区域教学质量。

(二)核心理念

我们的基本认识是:以人为本是永恒的主体理念。回到原点思考,回归本质,方向才能更清晰。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成就人。因此“以生为本”是我们构建“思维型课堂”的核心理念。

(三)构建原则

以学习兴趣为源泉,以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为载体,以问题和学法为主线,以思维技术为手段,以自主管理和评价为支撑。让思维走进课堂,提高教师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

(四)课堂要素

将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课堂流程和“思维可视化技术”结合起来,构建以“查、思、探、展、练、悟”为要素的区域“思维型课堂”模式。下面从学生学、教师教、对应的学案编写版块三个角度,对课堂六要素说明如下:

1.查。学生自查互查,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与学案的“温故诊查”版块相对应。

2.思。学生自学独思,借助学案问题自读教材,将独学不懂的问题在学案上做标识。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发现问题,思考教学策略。与学案的“自学善思”版块相对应。

3.探。学生合作探究,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对学、群学,并确定小组在班级大展示时的形式和分工。教师关注探究过程,确定班级大展示的小组及其展示内容,调整教学策略。与学案的“合作探究”版块相对应。

4.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探究结果向全班展示。展示结束后,同学质疑纠错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择要精讲或点评。与学案的“合作探究”版块相对应。

5.练。学生以学案习题为基础,进行当堂练习或测评。教师适当增补习题,兼顾分层教学需求。与学案的“达标训练”版块相对应。

6.悟。学生梳理知识,盘点收获,形成思维导图,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并反思感悟,补写教案。与学案的“总结延伸”版块相对应。

以上六要素,可以作为课改初始阶段的课堂教学六环节依次呈现,熟练掌握之后,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六要素流程。

理想的课堂应是自助餐式的,让学生各取所需,教师则是一个发动学生学习的人,一个服务于学习的人,一个疏通困难的人。

二、区域“思维型高效课堂”自我更新完善

在完成最初框架构建之后,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实践沉积缓冲期,我们看到了课堂的可喜变化,也发现了课堂依然存在的问题。

依然存在的问题:走进课堂,学生们虽然也动起来了,但自主无法、合作无序、展示肤浅、探究低效、感悟粗浅单一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究其根源,如果聚焦一个点的话,就是学习活动思维含量不足,学生思维存在缺陷的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新的深思。课堂形式的变化所产生的红利是有限的,不深研究学生的思维规律,促进思维的发展幅度也是有限的。从2012年末开始重新向上爬坡,对“思维型课堂”进行新一轮自我扬弃与更新。

未来课堂的发展方向的启示:最近两三年出现“微课程”、“翻转课堂”、“慕课”、“互联课堂”、“电子书包”等高频率新词汇,相应地也成了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暂不论目前我区实施的可能性,比较关注的是这些话题预示着我们的课堂未来发展走向,以及我区的“思维型课堂”从中可借鉴之处。

我们的收获:未来课堂教学最根本目的是学生课前的深度学习和真正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教室成为学生参与讨论,合作解决疑难问题的场所。而这也正是我区“思维型课堂”的价值取向,让我们更坚定我们的方向判断。

一年来,我们且行且思,研究传统,继承精华,在众多成功的碎片上,力求作出整体归纳,优化组合,实现自我突破、更新与完善。这种更新是一种是对典型经验的消化而不是照搬,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尽管速度较慢,但逐渐由混沌状态,清晰透亮起来。

(一)寻找与提炼沈河区“思维型课堂”的理论基础

“持不变之经,达万变之易”,首先需要追根溯源,找到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去启发、去印证我们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坚持的力量。

思维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概念,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呈现出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多角度齐头并进的研究态势,这也是我区“思维型课堂”建立的理性指引和理论支撑。

●“思维三元理论”

“思维三元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斯腾伯格,著作:《思维教学》)。认为思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这三种思维能力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分析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思维按不同比例合成的产物。强调三种思维能力协调发展,健全人格完善智力。

启示之一:要重视各层面思维的发展。我们的教学现状的缺陷是过分关注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评价,而忽略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应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启示之二:要创设适宜不同思维特征的问题情境,让不同的思维都有得以发展的机会。

●反省思维理论

此理论阐述了怎样得到良好的思维。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困惑提出以后,产生一些联想思维,但这时的思维还未必是反省的。因为人们可能对所得的观念没有加以充分的批判。只有不辞辛劳的进行探索,他才可能有反省的思维。反省思维是“一种对于一切问题反复而严正地持续地思考的过程”。“思维五步法”就是体现他的这一教学思想的重要方法。概括地说:“思维五步法”遵循以下步骤:“真实情境——发现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想法。”在实践上,五步骤并非一固定不变的方式,根据情况而定。

启示之一: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建构的探究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走弯路也是学生自主建构的一个必经步骤,因为要思考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这无疑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

启示之二:提供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基本策略。“思维五步法”为我们提供了“思维型课堂”的训练学生思维的假设。即创设引发思维活动的真实问题情境——学生自主观察联想计划——为学生提供知识资料——学生从事必要的分析,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假设——交流假设能否确立的理由——修改假设,得出暂时的结论——验证结论正确性。

启示之三:要重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怎样得到良好的思维,特别是怎样得到反省思维的习惯?仅具有逻辑推理原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良好的态度、好奇心、责任心等。教师要保护学生思维训练中诸多的天赋资源,譬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等,引起思维和指导思维,思维训练才能获得成效。正如杜威在此书中指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研究学习情境对个别心理作用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教学理论

批判性思维教学理论(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即通常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它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认为“批判性思维不是在真空中培养的”,经由教师提问而引发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和讨论是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的重要前提,并介绍了四种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第一,为学生提供他们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第二,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并使之理解;第三,指出证据与根据;第四,确保探讨课题的时间。

启示:创设引发思维多维辩论的活动。在关于思维与教学的研究中,有关批判性思维研究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这个理论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触及到学生思维深处。是创设引发思维多维辩论的课堂,是不断产生新发现、新思考、新观点、新体会的课堂。

●思维可视化高效教学模式

“思维可视化”(华东师大教授刘濯源)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通过图示技术呈现出来,而其图示技术有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图像。经实践研究,图示技术可运用于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能。但也不是每节课都要使用思维导图,也不是适合思维导图的课就多用思维导图。任何东西,都有度,超过度了,必然有视觉疲劳。

启示之一:让思维导图成为一种工作学习的思维习惯。工具的进步必然可以带动效率,不然也不会这么这么多人用它、喜欢它。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建议多读读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思维导图发明者)的《思维导图》丛书。

启示二:让思维导图成为“思维型课堂”一种技术手段。目前各地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试用或实用思维导图,关于思维导图软件,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教学技巧等问题也逐渐层现出来。个人觉得,使用思维导图,最重要的是板书上最后要形成导图,上课过程中的导图是工具,最后的板书,体现的是思维。从备课阶段就用思维导图的思维去备课,让思维导图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坚持下来,肯定有收获。我区165中学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多年探索与尝试,收获颇多。

(二)构建沈河区“思维型课堂”的基本教学原则

基于上述认识,梳理总结出十条区教学、教研基本原则与策略,即思维民主、思维情境、思辨活动、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思维导图、应用迁移、学案使用、道法自然。具体如下:

●创设适合思维的课堂民主文化氛围。

●创设适宜不同思维特征的问题情境。

●创设引发思维辩论的活动。

●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应用迁移。

●合理编制与使用学案。

●追求“道法自然。”

(三)沈河区“思维型课堂”教学“六要素”的改进研究与评价要点

在验证“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六要素”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可行性基础上,丰富与完善了六要素的教学实施策略,尤其在“思”、“探”、“展”等设计方面,更加突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反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借助评价的导向功能,将实施策略采用课堂评价要点的方式呈现。评价要点不求大求全,力求突出阶段课改的重点,具体表述如下:

●查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要点:设计选材是否利于新旧知识的融合?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要点:互查、交流是否有序、有效?

●思

对于“独思”,我们想开个天窗。“独思”既体现在依据教师的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自主分析、独立判断、怀疑、批判性的追问中,也体现在对“被给予的知识、或资源、或方法”的反思找矛盾中。有了这样的批判性思维,独思才更有内涵。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要点:设计问题、任务目标、资源、方法是否能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引发思维?是否组织学生自主建构?是否动态调控,将独思引向较高层次的思维?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要点:学生独学是否是有思考的阅读?知识理解掌握怎样?探究的思维路径与方法怎样?是否提出至少一个问题供组内交流?是否形成有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呈现怎样?(较高思维水平)。

●探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要点:整体设计是否凸显探究思维路径方法?小组活动问题能否引发认知冲突?合作要求是否明确?是否动态调控,将探究转向一个深度探究?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要点:小组活动是否是独立思考后的交流?是否秩序井然(有主持人,按照“问题—应答—补充—纠正--拓新”方式,轮流式发言)?学生是否会提问、会倾听、会回应?是否有多种观点呈现和辩论(众口一词的讨论无效),且言之有据?是否找到探究路径和方法?独学的疑难问题解决数量,生成新问题数量是衡量成功的重要依据。

●展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要点:设计是否凸显展示、补充、质疑、辩论、生成,能引向高层次的思维互动和智慧共建?是否以合适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倾听效果(如重复他人发言,归纳他组内容,指正、纠错、评价等办法都可以提高倾听力)?是否安排没有提问题的学生给有问题的学生解答,让会的小组给不会的小组解决问题(督促那些不提问的学生去提问,也可让会的学生享受成就感)?是否能充分暴露学生知识欠缺和思维不足?是否把学生差异作为学习资源,善于捕捉生成性资源并巧妙利用?是否因问施教,落实“三讲三不讲”?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要点:学生是否有规则的倾听、独立思考、有根据的表述、有主见的辩论(有补充、有纠错、有质疑、有评价)、有生成新问题新方法、有自我的修正?组内交流的疑难问题解决数量,生成新问题数量等是衡量成功的重要依据。

●练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要点:题目是否利于学生巩固新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是否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课堂预设的目标达成度如何?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要点:学生能否修正错误?能否变式迁移?能否提出新问题?

●悟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要点:是否引导从知识、规律、方法、探究体会等多角度谈收获?是否引导学生运用图表等形式呈现知识结构?板书设计是否有助于学生梳理新知和回顾探究历程?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要点:是否能从新知探究途径与方法中获得学习感悟?是否能从教师或同学的分析与问题解决方法中获得学习感悟?是否能寻找高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以上既是我们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理想描绘,也是我们的现实追求。“思维型课堂”只是我区课堂的亮点,不代表统一的僵化的方法,提倡遵循基本要素,不固定流程。不过,学生的“思维发展”始终是我们的追求。

(四)“思维型课堂”的基本经验和实践智慧

课改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这个过程中,靠文件、会议,用行政手段,采取突击、达标等办法,只能解决形式上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课改的目标。在二轮课改两年过程中,按照区域课改推进方案,我区课改稳步推行,已走过了尝试、诊断、整改阶段,进入深化阶段。在此间其,区内引路课、校内研讨课、集团展示课、区内研讨课、逐校过关课验收、课改评优课、校本研修问卷调研、教研员按需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优秀教研组评选与表彰、课改阶段成果巡礼等系列活动都是助推课改的区域整体行为。

课改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变化,各初中都先后加入二轮课改行列,形成适合自己的课改模式,迸发出了新的发展活力与独特魅力。如:

7中的卓越课堂体系,8中的“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143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四环节教学模式,165中的“思维可视化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学校中学部的“导学探测思”模式,育源的“三环六步”新课堂模式等等。

目前来看,我区学校在课改具体模式、推进的节奏,推进的深度、效度是不同的,我们也不求一体,但各初中在凸显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方面都能有所突破,形成了区域总体特色。

课改的路没有止境,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科学把握、不断反思才能取得成效,只有每个学校、每个教师、每个教科研人员真正行动起来,投入其中,我们的改革才能是富有自新能力,充满生机活力。我们也共同期待沈河区的学子们能够享受到更加美好的学习生活。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百千万”全国新课堂教学区域改革联盟联络提供)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