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赛课展风采,交流促提升——洛阳市实验中学“互联网+课改”联盟赛课纪实

发布时间: 2017-05-28 15:10:50 | 来源: 洛阳市实验中学 | 作者: 于亚娜 丁君兰 闫彩霞 | 责任编辑: 中小学频道

为了加强校际联系,推动课改工作的开展,2017526日下午,洛阳市实验中学“互联网+课改”联盟赛课之实验中学西工校区复赛活动在教科室李全武主任的组织下有序拉开帷幕。原市教研室主任李玉峰以及来自邯郸中学、市45中、36中、东升2中、洛阳信息化教研院等的四十多位领导和老师前来听课观摩。市实验中学校长、课改联盟理事会理事长刘桂宾及教师发展中心的相关同志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上课和评课两个环节。

首先实验中学青年教师代表郭树楠和丁君兰老师依次做主体共生课堂展示。郭树楠老师所执教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直方图》一节,郭老师首先以问题串的形式复习导入,之后与课前学习任务对接,展示网上任务的完成率,正确率和疑难反馈。课堂内容根据课前微课学习内容,利用本班学生的身高数据探索直方图的绘制步骤,选材贴近学生实际,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课上,郭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画频数分布表,亲身体验直方图的绘制过程,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共生课堂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最后郭老师还进行课堂情感升华,引导孩子们要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丁君兰老师教授的内容是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一课,丁老师首先由苏轼的词《浣溪沙·端午》导入,在婉转的词声中带着大家走入了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课堂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网上任务反馈,共性问题展示,并进行总结评价,出示由学生反馈而确定的学习目标。第二板块:找关键词梳理文章结构画结构图,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接着由写一个句式练习巧妙的过度到第三个板块:品语言,体味童真童趣。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小组活动,用再现情景小话剧的形式找文中最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地方,接着丁老师示范并指导学生朗读吃鸭蛋的部分,让学生从关键词、修辞、情感等方面对文章语言做了深层品析,最后老师就学生的品析做小结,小结汪曾祺的语言特点,从而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第四个板块:总结拓展,小小鸭蛋只是作者思念的载体,这小小鸭蛋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最后拓展阅读汪曾祺《我的家乡》,让学生近一步体会文学的魅力!

公开课后,所有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一起参与了评课环节,评课环节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潘红阳主持。

西工校区执行校长李永强首先向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和老师表示欢迎,同时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赛课的两位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交流教学经验,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在随后的评课环节中,各位领导、老师都纷纷对上课的两位老师进行了高度赞扬。来自各个学校的数学老师对郭树楠老师的课表示赞赏:郭老师教态大方,课前准备充分,教学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活动多样,融合了单个提问和小组合作,既有独立思考,又有集体智慧。课堂激励到位,富有亲和力,能够及时点拨评价。另外课堂驾驭能力很强,尤其课堂情感升华部分给课堂做了完美收尾。来自各个学校的语文专家们在评课中一致认为丁君兰老师执教的《端午的鸭蛋》是一节标准的翻转课堂,从课前任务反馈到课堂学生活动再到学习效果检测,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目标明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表现力极强。另外老师的语言温婉,饱含深情,富有感染力。来自邯郸的老师说,这是一节有语文味的优秀的语文课,另一位老师说,听完这节《端午的鸭蛋》真想吃上一口这高邮的鸭蛋,课堂的魅力感染到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原市教研室主任李玉峰点评:随着信息化的到来,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必不可少,翻转课堂突破了教学局限,重构教学结构,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他还特别肯定了两个老师的普通话水平,指出教师应该规范读音,给学生做正确引导。他指出,“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鼓励大家多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和课外内容。

活动最后潘红阳主任作总结发言。此次赛课活动促进了校际之间的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共享资源、分享智慧、共同进步目的。实验中学会继续扎实开展主体共生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做有生命力、有未来的教育。

文章来源: 洛阳市实验中学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