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杜文丽:为儿童种下学术素养的种子

发布时间: 2017-06-06 16:13:10 | 来源: 朝阳教育 | 作者: 志渊 | 责任编辑: 中小学频道

杜文丽,大学本科学历,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副校长,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高级职称。编写了《品味北京文化》、主持编写了《品味中英文化》校本教材;在全国、市区做研究课、公开课 40 余节次,获得北京市学科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市级以上大赛一等奖 10 余次,论文及研究成果获奖近 50 次 ;获得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先进个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开拓者等多项荣誉 ;出版《魅力课程生命课堂》《读懂学生静待花开》两本专著;带领团队设计开发电子教材 9 种 ;参与教育部、北京市教材编写,负责学校课程改革建设实施,团队研究成果获得第三届和第四届北京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从教近 30 年,杜文丽在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尊重教育环境里,在祖雪媛校长的引领下,始终以读懂学生践行着一位普通教师的职业情怀:做儿童学术素养的启蒙者。当老师,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小课题研究提升学科素养 ;当科研主任,她和同事们一起探索三级课程整合,让主题课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科研副校长,她带领教师们开展课程游戏化研究,让教育更好地符合童心和人性,让儿童学术素养进一步落地……

 

学术培养 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能力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有篇题为《未来 30 年,孩子们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广受追捧。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更要为孩子的将来服务。

对学生而言,什么才是一生必备的素养 ?对教师来说,如何为几十年后的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在杜文丽看来,小学正是儿童学术素养的启蒙期,要培养学生怀疑的勇气、求知的欲望、批判的能力、科学的方法、通过探究真知来造福社会的情怀。

在近 30 年的教师生涯中,杜文丽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儿童学术素养的启蒙教育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在杜文丽看来,今天的小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根据某一任务要求,获取、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反思、批判、综合、建构的能力以及持续不断地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进行自我组织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背后,是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是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以及运用合适的工具
和概念去探索和解释周围世界的能力,而这些恰恰就是学生所具有的基本学术素养。

 

教育教学 引领学生从课本走向社会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教师,杜文丽早在2000 年就开始探索,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开展实践研究。当时,我发现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既然是社会学科,那如何让这门学科从课本走到实际生活中,与生活贴近,与时代发展贴合呢 ?”就是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杜文丽尝鲜将研究性学习引入了小学课堂中。

于是,杜文丽选取了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北京文化为切入口,引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进胡同研究胡同的变迁、研究京味小吃的制作秘籍、探寻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一个个鲜活的主题成为孩子们的研究课题。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被完全调动起来,从开题报告到资料搜集整理,从外出实践到提出解决方案,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这样一来,学生们觉得品社学科与生活更近了,而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过程中,杜文丽还编写出了学校第一本《品味北京》校本教材,其中选取代表北京文化的胡同、四合院、老字号、北京小吃、名人故居、老玩意等十个主题,运用探究方式,引领学生从寻访北京文化历史,到关注发展现状、探究文化保护与传承,深化情感。

在三届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上,杜文丽指导的学生作为中国唯一的小学生代表进行了发言 ;她指导的学生学科实践活动《关于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研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生课题研究报告被编辑为《云鹤展翅——学生探究性学习之路》一书(上、下册),收入了 2000 余篇学生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小论文等,这也开启了小学生课题研究出书的先河。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杜文丽逐渐意识到,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仅仅靠一节课来解决学生现实存在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教师要建立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式教育思考,基于对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解,她逐步形成了四步两探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实践、课中提升、课后拓展三个学习时段进行整体设计,并遵循梳理实践——深化认知(一探)——呈现个案——应用迁移(二探)的教学程序,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始终,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四步两探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多角度、全方位理解知识,获得知识,构建起知识间的联系,进而达到一种知识的应用迁移,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校内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

小小的研究性学习,让杜文丽尝到了不少甜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完全被调动起来,而学生在研究中提升了综合素养,这也成为杜文丽开展儿童学术素养研究的启蒙。

 

研究实践 让儿童学术素养启蒙落地

教育是为未来做准备,是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在祖雪媛校长的带领下,杜文丽与团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将移动技术带入课堂教学、开展课程游戏化探索、设置跨学科主题课程学习打破学科壁垒……

2011 年,杜文丽开发了以品味北京文化校本教材为基础的北京文化系列电子教材十课,2012 年开发了具有交互性功能的北京中轴线电子教材,并将学校自行录制的八节微课作为学生学习需求嵌入其中,凸显了自主选择与差异化学习。‘

2015 年开发的中国传统节日之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文化系列课程,设计了游戏闯关环节和任务卡。闯关环节是关于节日文化的知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闯关的难易程变,以掷骰子的形式选择闯关问题,学生在闯关中遇到困难可以点击通关秘籍进行自主学习,每一个闯关环节都有相应的任务卡,闯关成功都能获得相应的任务币,在不断闯关获得游戏币的同时,游戏式教材研发激发学生不断学习、自主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欲望。

课程游戏化追求的是尊重儿童文化,遵循儿童发展规律,让教学内容尽可能适合学生,贴近学生。杜文丽认为,课程游戏化让教育更好地符合童心和人性,使课程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玩中学,学中乐。同时,学校课程游戏化实现了与主题课程整合,以此打破学科壁垒,深化学生思维培养。例如实践活动整合各学科资源,开展了史家胡同博物馆闯关游戏式的多学科学习与体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充的兴趣。比如,美术要画屋檐或门上的花纹、图案;语文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朗诵、赏析;科学要以照片的形式解读四合院的结构……学生们兴趣颇高,参与度极高,主动求知的热情无比高涨。

从教育教学到课程建设,再到课题研究,在尊重理念引领下,杜文丽和老师们通过不断践行,让看似高深的学术素养进入了小学生的视野。让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在儿童的身上逐渐生根发芽,为他们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打好底色,这是我的使命。杜文丽说。

文章来源: 朝阳教育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